出处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0-22,共3页
Economic Review
同被引文献11
-
1李波.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变化及对我国的启示[J].体制改革,2003,(2).
-
2夏德仁,张奇.经济为何难以启动:来自货币政策的一种解释[J].经济研究,1999,34(10):39-45. 被引量:36
-
3李晓西,余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国民经济活力[J].金融研究,2000(7):1-9. 被引量:42
-
4郭晔.货币政策信贷传导途径的最新争论及其启示[J].经济学动态,2000(7):53-57. 被引量:27
-
5王振山,王志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12):60-63. 被引量:174
-
6高铁梅,王金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动态分析[J].金融研究,2001(3):50-58. 被引量:40
-
7江其务.论新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J].金融研究,2001(2):1-7. 被引量:70
-
8王迅.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障碍的调查研究[J].金融研究,2001(5):128-132. 被引量:22
-
9许祥秦.论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和产出效应[J].金融研究,2001(4):58-64. 被引量:18
-
10庄海波.论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传导的统一问题[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2):3-5.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14
-
1方树萌.金融自由化对金融监管的冲击与变革[J].金融与经济,2004(6):24-25. 被引量:1
-
2梁环忠.货币政策调控目标管见[J].武汉金融,2004(7):59-59.
-
3方树萌.银行再造: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提高途径[J].企业经济,2004,23(8):150-152. 被引量:1
-
4屈国俊.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体制缺陷及其再造[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4):74-78.
-
5薛继增.金融产品创新对银行信贷运行的影响[J].上海金融,2010(6):89-92. 被引量:5
-
6王军.金融货币政策对经济影响分析——以美国金融危机为例[J].科技和产业,2011,11(8):131-134.
-
7王江.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进与反思[J].商业时代,2012(10):53-54. 被引量:2
-
8罗刚,陈黎明.从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看当前的货币政策选择[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2):114-119. 被引量:3
-
9董理.我国民间需求为何启而不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5(5):465-469. 被引量:2
-
10常云昆,肖六亿.试析我国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4):55-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