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15,共3页
Economic Review
同被引文献106
-
1乔晓楠.产业部门间市场结构均衡状态的作用机制及实证分析——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角度进行的考察[J].政治经济学评论,2005(2):238-248. 被引量:7
-
2张忠任.马克思再生产公式的模型化与两大部类的最优比例问题[J].政治经济学评论,2004(2):2-19. 被引量:9
-
3江小涓.理论、实践、借鉴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以产业结构理论研究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1999(6):4-18. 被引量:24
-
4刘惠林,冯世则.马克思经济学中的最优增长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1986(6):45-65. 被引量:2
-
5郑佩玉.论资本有机构成及其在战后的变动趋势[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6(2):22-32. 被引量:4
-
6张大简.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与相对过剩人口形成关系的分析[J].世界经济,1985,8(1):52-53. 被引量:2
-
7李拉亚.马克思扩大再生产图式的动态模型及其稳定性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5(10):29-36. 被引量:1
-
8蒋伟翔.不能否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必然导致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理——与侯伦同志商榷[J].财经研究,1984,10(5):43-45. 被引量:2
-
9张秀生.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没有过时——与朱家桢同志商榷[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0,34(6):49-52. 被引量:1
-
10董輔礽.从社会产品生产和使用統一的角度探索馬克思再生产公式具体化問題[J].经济研究,1963,9(3):39-5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8
-
1金兴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的增长效应分析[J].海派经济学,2012,10(3):85-93. 被引量:1
-
2姚宇.基于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的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路径选择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3,34(4):101-105. 被引量:2
-
3徐春华.两大部类发展失衡与中国产能过剩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7(1):34-40. 被引量:13
-
4徐春华.生产资料部类优先增长:理论逻辑与经验证据[J].经济学动态,2017(2):25-36. 被引量:19
-
5唐永,范欣.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及效应--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8,9(3):147-167. 被引量:8
-
6张蕊.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下扩大再生产的趋势分析[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8(5):24-24.
-
7陶为群.两大部类再生产平衡增长的充要条件及其应用[J].政治经济学报,2015(2):174-186. 被引量:7
-
8陶为群.基于利润最大化的两大部类比例收敛及其启示[J].政治经济学报,2016(2):59-7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47
-
1徐淑红.中国科技进步对居民福利影响的实证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0,36(5):15-23. 被引量:5
-
2朱殊洋.均衡条件下两大部类生产资料的变化规律[J].政治经济学报,2019(3):131-145.
-
3韩文龙,徐媛.经济增长新动能:人工智能的作用机制及其异质性影响——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21(2):71-79. 被引量:3
-
4方行明,仵程宽,苏梦颖.《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与中国扶贫模式——两种扶贫路径的比较[J].邓小平研究,2021(6):116-128. 被引量:1
-
5徐春华.资本技术构成、政府财政支出与贫困县域经济增长[J].财政研究,2021(4):64-75. 被引量:6
-
6陶为群.两大部类自动平衡增长的特性和最优增长路径[J].当代经济研究,2018(11):15-20. 被引量:5
-
7朱殊洋.论马克思两大部类不变资本增长率的均衡稳定关系[J].当代经济研究,2018(12):5-11. 被引量:1
-
8侯为民,李林鹏.新常态下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动力与路径选择[J].经济纵横,2015(4):11-16. 被引量:18
-
9姚宇.驳消费拉动经济——兼论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路径选择[J].学理论,2014(18):65-66.
-
10姚宇,边卫军.陕西省工业支柱产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路径分析[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6,30(4):99-104.
-
1施子海.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理论动态,2015,0(30):1-13.
-
2孔小红.中国产业结构及布局的调整[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3(5):21-23.
-
3易明.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例变化的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1992(Z6):779-792.
-
4柴丽俊.可持续发展与内蒙古产业结构调整[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0(2):5-8. 被引量:2
-
5任碧云.中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1):113-119. 被引量:2
-
6周泳宏.分配战略取向与中国经济增长绩效[J].上海经济研究,2006,18(7):3-13.
-
7张海燕.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比例变化关系综述[J].商,2013(15):85-85.
-
8何立胜.产业结构高度化新探[J].社会科学辑刊,2004(1):178-180. 被引量:6
-
9张立群.经济走势及政策建议[J].中国金融,2009(21):50-52. 被引量:1
-
10张立群.经济走势及政策建议[J].中国产业经济动态,2009(22):6-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