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辽河泥沙对COD测定值的影响及取样方法研究
被引量:
2
Influence of Mud and Sand on COD Measurement in the LiaoHe River and Study on Sampling Method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研究辽河泥沙含量对 COD测定值的影响 。
The paper researches the influence of mud and sand on the COD measurement in the LiaoHe Rvier and provides a scientifical sampling mehtod.
作者
杨洪莉
谢冰
李相力
姜扬
机构地区
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沈阳市自来水公司水质检验中心
出处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00年第6期22-25,共4页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关键词
辽河
COD
泥水含量
测定值
取样方法
水质监测
LiaoHe River Mud and sand COD`
分类号
X832.0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年..
2
郭怀成.黄河中游悬浮物对河流水质影响的初步研究.环境科学,1988,9(2):2-6.
3
史有复.黄河兰州段泥沙—COD污染问题分析研究[J].环境研究,1987,(3):33-37.
共引文献
12
1
张万里.
碘化钾-淀粉试纸法测定余氯[J]
.黑龙江环境通报,2004,28(1):58-59.
被引量:5
2
杨建新,祁洪芳,史建全,陈大庆,黄福祥,唐洪玉.
青海湖水化学特性及水质分析[J]
.淡水渔业,2005,35(3):28-32.
被引量:22
3
王明锋,何义亮,张三林,靳强.
一体式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水中污染物研究[J]
.水处理技术,2005,31(11):23-26.
被引量:2
4
顾晓光,白艳丽,程锦.
塞氏盘法对水质透明度的测定[J]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5,25(5):21-22.
被引量:14
5
张灿彬,何北海,林鹿,李小红,蔡卫,彭志军.
超滤-改良活性污泥法处理桉木CTMP制浆废液可行性研究[J]
.中华纸业,2006,27(6):70-73.
被引量:2
6
万敬华,杨双山,孔谨.
细菌学指标未知样的制备与考核[J]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6,26(3):22-23.
7
马诗敏.
广西洛清江支流太平河段环境影响评价[J]
.地质与资源,2006,15(2):129-132.
被引量:1
8
李侠,张益谦.
金堆城钼矿固体废物对水环境的污染[J]
.地下水,2006,28(5):64-66.
被引量:2
9
张祯,郭丽华.
银、氰络合法测定废水中含氰量[J]
.辽宁工学院学报,1998,18(2):54-55.
被引量:1
10
左明利,张洪龙.
河流泥沙的研究进展[J]
.吉林水利,2012(12):72-7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0
1
何用,李义天.
泥沙污染水质模型研究综述[J]
.水资源保护,2004,20(5):5-9.
被引量:9
2
黄廷林,任磊.
多沙河流中石油类污染物迁移的一维数学模型Ⅰ.吸附模型[J]
.水利学报,2004,35(9):105-110.
被引量:11
3
黄廷林,任磊.
多沙河流中石油类污染物迁移的一维数学模型(Ⅱ-解吸模型)[J]
.水利学报,2004,35(10):125-128.
被引量:7
4
褚君达,徐惠慈.
河流底泥冲刷沉降对水质影响的研究[J]
.水利学报,1994,26(11):42-47.
被引量:22
5
陈静生,张宇,于涛,何大伟.
解决黄河耗氧有机物评价中存在问题的方法探讨——四论黄河耗氧有机物污染评价问题[J]
.环境科学学报,2005,25(3):279-284.
被引量:9
6
尹艳华,徐文国.
黄河泥沙对硝基氯苯的吸附机理研究[J]
.水科学进展,2005,16(2):164-168.
被引量:8
7
程进豪,李景芝,刘存功,刘俊芳.
黄河水体COD_(Mn)样品加酸保存对监测结果的影响[J]
.人民黄河,1995,17(10):7-10.
被引量:3
8
黄岁梁,万兆惠,张朝阳.
冲积河流重金属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研究[J]
.水利学报,1995,27(1):47-55.
被引量:22
9
黄岁梁,万兆惠,王兰香.
不同粒径泥沙解吸重金属污染物静态试验研究[J]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995,10(2):204-213.
被引量:15
10
孟丽红,夏星辉,余晖,沙玉娟.
多环芳烃在黄河水体颗粒物上的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特征[J]
.环境科学,2006,27(5):892-897.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2
1
罗秋,程昌华,蒋彬.
泥沙对河流污染物的影响研究综述[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1):94-97.
2
熊正为,虢清伟,黄建洪,聂凤.
合流污水固形物自然沉降性能研究[J]
.生态科学,2015,34(3):116-121.
1
陈怀玉.
地表水中高锰酸盐指数取样方法探讨[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0,12(1):42-42.
被引量:1
2
Byung R Kim,翁燕波.
氨对COD测定的影响[J]
.江苏环境科技,1993,6(2):45-48.
被引量:2
3
陈作涛.
测定工业废水中COD的新方法[J]
.甘肃科技,2000,16(3):15-15.
被引量:2
4
Clark,J.
地下水内微量有机污染物取样方法[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译丛,1991(5):33-41.
5
Clark.,L,王伟礼.
地下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取样方法(英国的经验)[J]
.国外煤田地质,1990(3):45-51.
6
谢呈水,张建强.
提高测定含油污水中COD准确度的探讨[J]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2,12(3):32-33.
被引量:4
7
关秀存,赵素云,徐森彪.
取样方法对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结果的影响[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3):72-72.
被引量:4
8
王兴高.
重铬酸钾法测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探索[J]
.科技风,2008(10):43-44.
9
方小萍,姚琳琳.
浅谈对环境保护监测中COD测定方法的研究[J]
.中国科技博览,2010(7):308-308.
被引量:1
10
刘东美,孙小平,汪霄,储文玲.
微波消解测定COD[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9,11(2):46-46.
被引量:4
环境保护科学
200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