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般而言,士大夫在王朝更迭之际对新朝故国的态度及表现,应是其获得历史评价的第一依据,但也不尽然,明末清初宜兴亳村的陈于泰就是一个例子。某种程度而言,宜兴民变实际上已经给陈于泰的道德形象定了格,并使其成了晚明缙绅贪婪形象的符号。更可悲的是,随着明亡之后汉族士人痛定思痛、自我反省的不断深入,加之新朝的有意渲染,陈于泰的这一形象不仅在身后毫无反转的可能,反而还被继续强化。陈于泰在明清鼎革中的真实表现,自然也被有意无意地忽视。这一实例提醒我们,由于明清之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这一时期的士人评价之难度要远远超出一般。
出处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2-151,共10页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Philosoph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江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进"(10&ZD069)
南京大学人文基金项目"宜兴民变与明末江南缙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