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陆海统筹战略取向下的中国大“S”型海域经济带创建构想(续)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四、中国创建大“S”型海域经济带的综合优势 一般说来,海域资源禀赋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的海域资源数量和质量。从这方面来看,我国绵延的海岸线与内陆腹地联系密切,并依托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这四大海域的资源禀赋,中国创建大“s”型海域经济带的综合优势尤为明显。
作者
何青
李靖宇
机构地区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港口经济》
2013年第8期5-9,共5页
Port Economy
关键词
经济带
海域
中国
资源禀赋
资源数量
海岸线
优势
内陆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3
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81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23
1
贾根良.
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六大陷阱与突围路径[J]
.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2010(1):1-19.
被引量:5
2
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EB/R].http://www.gdofa.gov.cn/index.php/SpecNew?id=325.
3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EB/R].http://www.gov.cn/zwgk/2010-0I/04/content_1502531.htm.
4
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EB/R].http://www.ndrc.gov.cn/zcfb/zcfbtz/201ltz/t20111208_449756.htm.
5
天津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EB/R].http://www.sdpc.gov.cnhzgg/zhptggsd/t20070326_123961.htm.
6
张国强.
我国沿海地区发展战略的启示[J]
.领导之友,2012(1):13-15.
被引量:2
7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国函[2009]104号).
8
谭欣欣,张金平.
蓝色经济发展模式定位研究——以烟台市为例[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13,27(2):8-11.
被引量:5
9
黄建蓬.
中国沿海地区发展研究[J]
.科技广场,2005(9):11-13.
被引量:1
10
徐胜.
我国海陆经济发展关联性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27-33.
被引量:25
二级参考文献
43
1
郑贵斌.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定位与建设思路初探[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9(8):28-31.
被引量:22
2
蔡鹏鸿.
试析南海地区海上安全合作机制[J]
.现代国际关系,2006(6):7-11.
被引量:21
3
龚迎春.
日本与多边海上安全机制的构建[J]
.当代亚太,2006(7):15-22.
被引量:10
4
何骏,韩增林.
浅析辽宁省“五点一线”战略的作用和前景[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24(3):42-47.
被引量:13
5
周立群,谢思全.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6
彭飞.新经济地理学论--原理、方法及应用[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
7
国家海洋局.2009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R].北京:国家海洋局,2010.
8
国家海洋局.2009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R].2010.
9
国家海洋局.2009年海域使用管理公报[R].2010.
10
国家海洋局.2009年全国海域使用统计公报[R].2010.
共引文献
81
1
郭建科,董梦如,韩增林,王利,许妍.
我国东北地区陆海统筹的空间尺度与实施路径研究[J]
.海洋经济,2022,12(2):85-97.
2
盛朝迅,任继球,徐建伟.
构建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思路和对策研究[J]
.经济纵横,2021(4):71-78.
被引量:21
3
李凤怡,吴明发,李志娟,曹沃妍,罗兴林,蔡曼洪.
广东海陆统筹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J]
.广西经济,2021(9):43-50.
被引量:2
4
李颖,陈其慎,柳群义,邢佳韵,陆挺.
中国海外矿产资源供应安全评价与形势分析[J]
.资源科学,2015,37(5):900-907.
被引量:30
5
张耀光.
中国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J]
.科学,2006,58(1):50-52.
被引量:5
6
李靖宇,杨健.
关于创建南海北部海洋经济强势区域的研究[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0(3):1-6.
7
刘欣,恽才兴.
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综合管理模式初探[J]
.农业环境与发展,1997,14(3):1-5.
被引量:4
8
李靖宇,杨健.
南海北部海洋经济强势区域创建策论[J]
.海洋环境科学,2008,27(3):272-277.
被引量:2
9
刘欣,恽才兴.
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综合管理模式初探[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7(3):47-51.
被引量:3
10
董晓菲,韩增林,王荣成.
东北地区沿海经济带与腹地海陆产业联动发展[J]
.经济地理,2009,29(1):31-35.
被引量:37
同被引文献
10
1
张海峰.
海陆统筹 兴海强国——实施海陆统筹战略,树立科学的能源观[J]
.太平洋学报,2005,13(3):27-33.
被引量:29
2
张海峰.
再论海陆统筹兴海强国[J]
.太平洋学报,2005,13(7):14-17.
被引量:16
3
张海峰.
抓住机遇 加快我国海陆产业结构大调整——三论海陆统筹兴海强国[J]
.太平洋学报,2005,13(10):25-27.
被引量:28
4
叶向东,陈国生.
构建“数字海洋” 实施海陆统筹[J]
.太平洋学报,2007,15(4):77-86.
被引量:34
5
陆玉麒.
双核型空间结构模式的探讨[J]
.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17(4):44-48.
被引量:61
6
周家艳,李冰,吴海锁,高鸣,黄夏银.
国内外滨海地区先进环保经验对江苏沿海开发的启示[J]
.污染防治技术,2010,23(1):64-66.
被引量:2
7
鲍捷,吴殿廷,蔡安宁,胡志丁.
基于地理学视角的“十二五”期间我国海陆统筹方略[J]
.中国软科学,2011(5):1-11.
被引量:40
8
孙吉亭,赵玉杰.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中的海陆统筹机制[J]
.广东社会科学,2011(5):41-47.
被引量:46
9
宋军继.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陆海统筹发展对策研究[J]
.东岳论丛,2011,32(12):110-113.
被引量:15
10
王殿昌.
陆海统筹促进海洋经济发展[J]
.港口经济,2011(12):19-20.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杨伟,陈蔓生.
南通陆海统筹发展中的若干问题[J]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5,29(3):1-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许映斌,杨宏兵,施超.
新形势下通州湾发展定位及战略举措[J]
.中国港湾建设,2017,37(4):1-4.
2
葛松,张刚,刘群,赵刚.
南通通州湾工程地质条件分析[J]
.地质学刊,2018,42(2):323-327.
被引量:3
1
高煦照.
非商品经济理论创建构想[J]
.河南社会科学,2003,11(5):117-118.
2
再生资源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8大重点领域可以发力[J]
.中国机电工业,2017,0(3):13-13.
3
东莞市再生资源经营管理开辟新篇章[J]
.广东合作经济,2008(1):27-29.
4
李靖宇,何青.
陆海统筹战略取向下的中国大“S”型海域经济带创建构想[J]
.港口经济,2013(7):5-9.
被引量:1
5
王雁菊,郝建东,杨熠晨.
关于老工业基地振兴中人才创新能力建设的深层思考[J]
.中国科技信息,2010(20):327-328.
6
孙尚清.
中国改革开放的新进展[J]
.新金融,1992(9):6-7.
7
郑建新.
解决我国劳动就业问题的出路与对策[J]
.中国科技信息,2005(11B):31-31.
被引量:2
8
贾永莉.
科技创新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J]
.沧桑,2013(6):182-183.
被引量:1
9
追踪水足迹[J]
.英语学习(天下少年),2012(2):4-7.
10
朱桂林.
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钢铁渣资源化利用[J]
.中国钢铁业,2005(4):22-24.
港口经济
2013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