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整合的当代哲学
被引量:13
出处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2000年第5期12-13,共2页
Journal of Dialectics of Nature
同被引文献106
-
1陆夏,凌锋.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的平行病历书写制度[J].叙事医学,2019,0(4):257-259. 被引量:11
-
2方明.西方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的对立及其思考[J].心理学探新,2000,20(2):8-11. 被引量:5
-
3李小平.决定论的终结和心理学的走向[J].心理学探新,2000,20(3):8-11. 被引量:6
-
4关增建.通识教育背景下的科学史教育功能探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0(2):77-84. 被引量:21
-
5邵迎生.对现代心理学中文化冲突的后现代思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9,36(4):164-169. 被引量:8
-
6叶浩生.思维方式的转变与心理学的整合[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78-82. 被引量:5
-
7胡中锋.试论心理学的整合——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整合的启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59-64. 被引量:7
-
8毛亚庆.论教育学理论建构的科学主义倾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35-39. 被引量:18
-
9高岚.论心理学的科学观念[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8-14. 被引量:4
-
10丁道群.论心理学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意义[J].求索,1996(6):73-77.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13
-
1马卫平,谭广,刘云朝.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思潮的融合看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未来走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7):885-887. 被引量:10
-
2王俊生.科学人文主义与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一项研究议程[J].南京社会科学,2007(1):53-59.
-
3王俊生.在科学与人文之间:科学人文主义范式与中国国际关系学[J].人文杂志,2007(1):170-176. 被引量:3
-
4杨文登,丁道群.“说明”或是“理解”——试论心理学中两种方法论路线之争[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0(3):39-44.
-
5卫羚,盛邦跃.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5):92-95.
-
6安世遨.对话管理:超越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新范式[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5):51-56. 被引量:2
-
7安世遨.对话管理:管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1):131-134. 被引量:5
-
8赵昉.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融合视角下英语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范式探究——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2):235-239. 被引量:4
-
9李华林.试论病理学方法在身体审美文化研究中的运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6):41-47.
-
10吴慧.浅析人文教育在现代高校教育中的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16(18):90-9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36
-
1白利宁.1例用叙事疗法缓解失恋痛苦的案例报告[J].心理月刊,2023(16):193-195.
-
2刘斯穆,陈辉.模块化生命科学史课程设计与课程思政融合初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4,40(5):128-132.
-
3杨少华.国际关系研究的复杂范式[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8):35-41. 被引量:4
-
4李巍.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中的“理论进步”与“问题缺失”——兼评《中国国际关系研究(1995~2005)》[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9):23-30. 被引量:14
-
5陈俊钦.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实证”与“理解”范式的对立统一[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7):22-25. 被引量:6
-
6马卫平,游波,李可兴.体育研究中的跨学科取向——内涵、意义与方法[J].体育科学,2009,29(8):90-96. 被引量:27
-
7唐东辉,覃立.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简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1):19-22. 被引量:2
-
8屈仁均,孙林岩,叶琼伟.“丛林”的反思--管理学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1):1-5. 被引量:5
-
9高江波,蔡运龙.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范式的转变[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0):114-120. 被引量:11
-
10丁秀诗,姚绩伟,许文鑫.大科学时代背景下现代体育科学研究内涵及其特征新论[J].四川体育科学,2012,31(2):1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