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热情的恬淡,入世的隐逸——论汪曾祺创作中的隐逸情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独特的个性气质、坎坷的人生经历与多样的文化浸染,共同构建了汪曾祺复杂的思想情感。深厚的古典文化、新潮的自由意志、真淳的生活态度与高雅的超迈精神,一起圆融内化为汪曾祺超越现实而隐逸人间的独特情怀。隐逸情怀无疑是其创作思想中的一个维度,主要表现为崇尚自然的乡土情怀、旷达超然的人生境界、边缘诗化的叙事立场与明净淡远的审美倾向等。
作者
肖智成
机构地区
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
出处
《文教资料》
2013年第17期15-17,共3页
基金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751093]
关键词
汪曾祺
创作
隐逸情怀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3
1
汪曾祺.谈风格.汪曾祺全集(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340.
2
杨联芬.
归隐派与名士风度——废名、沈从文、汪曾祺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2-62.
被引量:24
3
李振鹏.
汪曾祺短篇小说创作风格探[J]
.当代作家评论,1984(6):96-105.
被引量:8
4
汪曾祺.我的家乡.汪曾祺全集(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85.
5
汪曾祺.《菰蒲深处》自序.汪曾祺全集(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313.
6
汪曾祺.花园.汪曾祺全集(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
7
汪曾祺.成菜茨菰汤.汪曾祺全集(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4.
8
汪曾祺.枸杞.汪曾祺全集(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
9
汪曾祺.相看两不厌-先燕云散文集序.汪曾祺全集(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406.
10
汪曾祺.读史杂咏.汪曾祺全集(八).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40.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林江,石杰.
汪曾祺小说中的的儒道佛[J]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1995,26(4):41-46.
被引量:7
2
马风.
汪曾祺与新时期小说──一次文学史视角的考察[J]
.文艺评论,1995(4):68-73.
被引量:28
3
汪曾祺.
《废名小说选集》代序[J]
.中国文化,1996(1):228-229.
被引量:6
4
赵园.沈从文构筑的“湘西世界”[A].论小说十家[C].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169.
5
废名.中国文章[A].冯文炳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344-345.
6
沈从文.沫沫集·论冯文炳[A].沈从文全集:第16卷[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7
沈从文.沫沫集续编·由冰心到废名[A].沈从文全集:第16卷[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8
王弼.老子道德经[M].诸子集成:第3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4.
9
鲁迅.导言[A].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z].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
10
废名.打锣的故事[A].冯文炳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共引文献
38
1
许贻斌.
论汪曾祺的写作与文学传统的关系[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2):108-108.
2
柳润.
两位“三姑娘”——论《竹林的故事》与《三三》中女主人公的人物设置[J]
.文学界(理论版),2012(10):54-55.
3
刘进才.
阿左林作品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接受[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4):232-248.
被引量:7
4
王颖.
论汪曾祺小说中的时间与空间[J]
.前沿,2007(2):229-231.
被引量:1
5
霍巧莲.
在取舍与创新之间——从《聊斋志异》原著小说到《聊斋新义》的对比研究[J]
.蒲松龄研究,2007(3):38-48.
6
胡斌,靳新来.
中国现代诗化小说与阿尼玛原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10):185-188.
被引量:5
7
伍曙亮.
生态批评视阈中的汪曾祺小说[J]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1):79-83.
被引量:1
8
张文香.
主流之外的幸与不幸——汪曾祺小说创作晚翠现象的原因分析[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6):83-86.
被引量:1
9
贾丽娜.
名士风范的传承与超越——论京派的文化情致[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9(5):127-129.
被引量:1
10
薛祖清.
论汪曾祺对现代“学生”形象的增构——以《鸡毛》、《航空奖券》、《捡金子》为例[J]
.理论界,2011(3):142-144.
1
乐天.
境界是在现实中“磨”出来的[J]
.中学生天地(初中综合版)(A版),2012(7):54-54.
2
杨建宏,薛其林.
论中国传统士大夫的鱼文化情结[J]
.长沙大学学报,2003,17(1):47-51.
被引量:3
3
杨义龙.
密祉的春天[J]
.大理文化,2009(3):32-33.
4
海潮.
香港的四种文化[J]
.华人时刊,1996,0(12):24-25.
5
刘顺.
先秦时期的三湘文明[J]
.老年人,2008(1):38-38.
6
黄维钧.
世纪终端的辉映──第六届中国艺术节话剧观感[J]
.中国戏剧,2000(12):6-7.
7
刘学洙.
乐见“园地”担大任[J]
.当代贵州,2009(8):50-50.
8
程敏.
浅谈欧美影视文化中对“自由意志”的理解和探讨[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5):107-109.
被引量:1
9
张洪杰.
丁玲创作思想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3(12):28-29.
10
王立文.
寻找新的文化坐标[J]
.理论与现代化,1994(4):23-26.
文教资料
2013年 第1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