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赛金花》的评价问题及与“两个口号”论争的纠葛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赛金花》的主题统一:以一个风尘女子的所作所为表现"国境以内的国防";主人公为了百姓的生命安全而委身于八国联军统帅的行为是值得肯定的;在"两个口号"论争中的尴尬处境和因意识形态变化而得到的不公正评价,并不符合作品本身的艺术实际。
作者 刘方政 黄云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5-139,共5页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7

  • 1诸家.《<赛金花>座谈会》(张庚发言),《文学界》创刊号,1936年6月.
  • 2阿英.《<赛金花>评座》(郑伯奇发言),《大晚报》1936年11月24日.
  • 3茅盾.《谈<赛金花>》,《中流》1卷8期,1936年12月.
  • 4夏衍.《历史与讽喻——给演出者的一封私信》,《文学界》创刊号,1936年6月.
  • 5夏衍.《(赛金花)余谈》[J].女子月刊,1936,4(9).
  • 6诸家.《<赛金花>座谈会》(凌鹤发言),《文学界》创刊号,1936年6月.
  • 7阿英.《<赛金花>评座》(柯灵发言),《大晚报》1936年11月24日.
  • 8艾思奇.《赛金花的风波》,载《理论与实践》,读书出版社1939年.
  • 9李增梁.《超脱于"奴隶群像"之外的人物》,《昆明师专学报》1981年第1期.
  • 10周扬.《现阶段的文学》,《光明》1卷2号,1936年6月25日.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