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普通院校生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探索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课程建设实践入手,对普通院校生物工程专业系列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对应的改进措施,改善教学效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
杨绍斌
杨萌
韩佳言
李晓楠
机构地区
沈阳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41期40-41,共2页
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
基金
辽宁省普通高校重点支持专业建设项目(ZD201242)资助
沈阳大学校级教改项目(SD201218)资助
关键词
普通院校
生物工程专业
课程建设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2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5
参考文献
5
1
阳小成,雷泞菲,李凛,彭书明.
理工大学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思考[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5):76-78.
被引量:24
2
谢青梅,吕红霞,付晓兰,孙宝丽,张永亮.
动物生物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3(6):173-174.
被引量:6
3
贺小贤,丁勇,王丽红,张雯,齐香君,杨辉,王旭.
基于生物工程专业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与实践[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8):132-133.
被引量:6
4
余响华,戴永强.
生物工程专业《细胞工程》课程建设与改革探索[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12):65-66.
被引量:5
5
刘悦萍,刘遥,李奕松,刘宇博.
农业院校生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发展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316-17318.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李洪山.
普通院校生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3):63-64.
被引量:5
2
马歌丽,彭新榜,高建奇,王岁楼.
生物工程设备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J]
.微生物学通报,2005,32(5):160-164.
被引量:24
3
李利军,牟占军,张冬艳,刘丽华.
生物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2):135-138.
被引量:9
4
孟展.
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利弊分析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2006(10):221-222.
被引量:15
5
江珩,郑用琏,陈守文.
理工复合型生物工程专业建设初探[J]
.高等理科教育,2007(1):143-146.
被引量:13
6
郭德红,纪向荣.
案例教学的要素和方法[J]
.衡水学院学报,2007,9(2):107-110.
被引量:16
7
田恩舜.
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初探[J]
.理工高教研究,2007,26(4):14-15.
被引量:137
8
李占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应用型高级人才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A]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
曾勇,隋旺华.
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J]
.中国地质教育,2007,16(4):24-26.
被引量:29
10
章兢,傅晓军.
谈基于课程或课程群的教学团队建设[J]
.中国大学教学,2007(12):15-17.
被引量:104
共引文献
42
1
顾兵,李玉萍,张水印,刘仁荣.
地方院校生物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西北医学教育,2011,19(1):45-47.
被引量:5
2
曾东方,孙炜,王存文.
试论生物工艺学的教学枢纽[J]
.科技创新导报,2011,8(19):147-148.
被引量:3
3
张德华,江瑜,陈存武,潘文龙.
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框架结构与教改探索[J]
.皖西学院学报,2011,27(5):53-56.
被引量:8
4
杨丽英.
对生物教育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32(12):45-46.
5
甘丽萍,肖国生.
高校现代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导读式的教学改革[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2):7610-7611.
被引量:6
6
张晓娟,赵辉.
生物工程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3):8002-8004.
被引量:8
7
郭雷.
生物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以淮海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为例[J]
.甘肃科技,2012,28(24):86-87.
被引量:2
8
张朝峰,李彦威,刘世斌.
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困境与思考[J]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13,29(1):69-72.
被引量:2
9
冯典兴.
细胞工程教学改革探索[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34(2):44-46.
被引量:6
10
韩希凤,乔镜澄,齐野,李书启,蒋汉明.
民办高校生物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价值工程,2013,32(16):242-24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7
1
陈六平.
关于当前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中若干问题[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152-156.
被引量:141
2
刘良科.
论高校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实验能力培养[J]
.职业教育研究,2005(2):114-115.
被引量:8
3
杨廷桐,李秀杰,文小军.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化实验教学改革[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2):198-200.
被引量:25
4
韩冰.
微生物学实验中玻璃器皿的准备[J]
.甘肃农业,2005(8):133-133.
被引量:1
5
樊庆德.
高校生物实验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探索,2012(7):39-40.
被引量:24
6
龚子东,李晓燕.
论预实验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J]
.实验教学与仪器,2006,23(6):14-14.
被引量:11
7
赵玉巧,钱志刚.
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4(6):51-53.
被引量:21
8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J]
.中国大学教学,2007(3):9-11.
被引量:121
9
蒋群,李志勇,张雪洪.
生物工程综合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9):88-89.
被引量:22
10
阎欲晓,李有志,粟桂娇.生物工程专业设计性实验多元化考核体系的构建[J].2012,31(4):302-305.
引证文献
3
1
张雅利,孔宇,亓树艳,莫晓燕.
生物工程综合实验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
.教育教学论坛,2014(13):202-205.
被引量:11
2
金昊,杨绍斌.
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实验规范养成与基本实验能力培养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3):4160-4162.
被引量:8
3
姜宁,刘晓鹏,张驰,丁莉,向极钎.
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12):13-16.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王媛媛,任大明,杨玉红,阚国仕,张良,徐艳,吴宪明.
以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的生物工程专业建设改革探索[J]
.吉林农业,2014(12):83-83.
被引量:2
2
刘广纯,杨绍斌,强鹏程,杜兴,杨启舟.
基于专业特色的生物工程专业系列课程建设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5(34):168-169.
3
刘紫英,冷桂华,吕美云,周秀玲,袁斌.
生物工程综合实验的“珠链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J]
.微生物学通报,2015,42(10):2026-2032.
被引量:8
4
蔡鹰.
论高校学生实验基础能力的培养[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10):10-13.
被引量:12
5
蒋群,何丽明,王莲芸.
强化实验教学育人职能 培养科研型高素质人才[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9):153-155.
被引量:20
6
刘实.
论高校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实验能力培养[J]
.亚太教育,2016,0(2):263-263.
被引量:3
7
张儒,张变玲.
生物工程专业大学生科研素质培养模式探索[J]
.广州化工,2016,44(2):187-189.
被引量:1
8
刘锴栋,黎海利,魏伍川,袁长春.
地方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生物综合大实验课程体系的探索[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6,36(3):91-93.
被引量:5
9
吴琼.
提高医学本科生参与基础科研实验的成效[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8):177-180.
被引量:6
10
宋鸽,桑田梓,范晓旭.
中俄联合办学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策略浅析[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12):14-15.
被引量:1
1
范钦珊.
面向21世纪的系列课程建设[J]
.中国高等教育,1997(3):18-19.
被引量:30
2
张福昌,刘亚臣.
工程管理系列课程建设的理论探讨[J]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1-3.
3
翟振东,刘忠海,马恒升,刘希林.
关于系列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2001,37(4):13-15.
被引量:4
4
郑纯.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探索[J]
.教育与职业,2011(15):89-91.
被引量:19
5
陈晓.
关于高校生涯发展系列课程建设的思考[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2):180-181.
6
李留新.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青年与社会,2014(3):54-54.
7
朱海滨,张春元,戴葵.
加强系列课程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47(1):45-48.
被引量:2
8
王明彦,安宁.
论课程体系的现代化[J]
.黑龙江高教研究,1997,15(4):67-68.
被引量:1
9
应晓跃.
系列课程建设之我见[J]
.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1):44-46.
10
谢咏才.
采取有效措施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J]
.中国大学教学,1995(2):35-36.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 第4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