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职业化视角下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优化路径探析
被引量: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科学的激励机制对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尚处于探索与完善阶段,在薪酬体系、考评机制、发展机制等方面还不够健全。因此,要适应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推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必须从保障、评价、发展等方面不断完善辅导员的激励机制。
作者
廖爱社
潘兴明
机构地区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办公室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2013年第6期59-60,共2页
基金
课题组2012年度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职业环境建设研究"(项目编号LSZ2012B006)的阶段性成果
课题主持人:廖爱社
关键词
高校
辅导员
职业化
激励机制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54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3
1
桂立志.
当前高校薪酬制度的现状、问题和策略[J]
.经济研究导刊,2012(27):153-155.
被引量:5
2
邢汝河.
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考核[J]
.人力资源管理,2011(8):114-115.
被引量:5
3
李鹏,李雪平,任世强.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及其制度保障[J]
.教育探索,2010(3):110-112.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林健,李焕荣.
高校激励型整体薪酬模式的设计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4(8):41-43.
被引量:67
2
宋丽群.
某高校工资分配方案分析[J]
.人才资源开发,2004(10):58-59.
被引量:1
3
穆荣华,潘少明,周义安,王成斌,张序余,徐联娟,黄家友,彭军,李卫星,吴聪萍,周恒.
实行岗位津贴制度 推进薪酬体制改革——南京大学实施岗位津贴制度的实践和效果[J]
.中国高教研究,2004(B09):63-66.
被引量:3
4
袁路明,伊斌,成英涛.
高校薪酬制度的若干问题思考[J]
.事业财会,2005(5):36-38.
被引量:2
5
杨玲玲,丁振国.
论高校政治辅导员工作职业化[J]
.中国地质教育,2006,15(1):61-64.
被引量:27
6
袁东.
高校人才激励型薪酬制度的构建[J]
.中国高等教育,2006(7):53-54.
被引量:6
7
任宁,庄华.
高校浮动工资改革及案例分析[J]
.商业经济,2006(6):109-111.
被引量:1
8
赵丹龄,王善迈.
高校薪酬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探析[J]
.中国高等教育,2006(22):10-13.
被引量:18
9
朱平.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解读[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2):218-223.
被引量:148
10
[4]付亚和,许玉林.绩效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19-125.
共引文献
18
1
文萍.
试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J]
.科技信息,2010(34):76-77.
2
申晓腾,戴赤彬.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文教资料,2011(5):198-200.
被引量:2
3
刘广武.
试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建设[J]
.中国校外教育,2011(4):58-58.
被引量:1
4
刘剑.
国外高校薪酬制度对我国高校薪酬管理的启示[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15(9):85-87.
被引量:3
5
陈翠荣,储祖旺,胡成玉.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变迁与展望[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4(4):83-86.
被引量:9
6
张书洋.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探析[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0(3):121-123.
被引量:3
7
刘洋.
基于宽带薪酬的高校教师薪酬激励研究[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14,28(12):41-43.
8
俞靖.
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制度重构[J]
.教育与职业,2015(3):97-99.
被引量:11
9
金洁.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探析[J]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1(2):42-44.
被引量:2
10
黄黎明,韦巍.
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探索[J]
.广西教育,2015,0(35):107-109.
同被引文献
54
1
梁慧超,张成德,王大本,张跃庭.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现状及建设研究[J]
.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22(4):17-20.
被引量:3
2
赵海琳,翟文艳,施永红.
对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问题的若干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2007(4):7-7.
被引量:4
3
赵睿.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探析[J]
.思想理论教育,2013(23):79-83.
被引量:11
4
张欣.
论新形势下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J]
.成功,2009(6):137-138.
被引量:6
5
刘金华.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结构分析[J]
.高校辅导员,2010(3):18-21.
被引量:32
6
梁金霞,徐丽丽.
完善制度 健全机制 推动辅导员队伍健康发展——全国103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状况调研报告[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6):83-88.
被引量:122
7
张霞.
高校专职辅导员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及其开发和管理[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0(6):27-29.
被引量:9
8
刘峥嵘,欧阳霞.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需要“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4):525-527.
被引量:6
9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R].2005.
10
余琼,刘建光.
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探讨——对江西省五所高校辅导员的问卷调查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4):145-147.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13
1
程向雷.
人本主义思想下的民办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设计研究[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34-36.
被引量:1
2
花良凤.
探析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现状[J]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1):59-61.
被引量:1
3
刘嵘.
高校辅导员实行职级制的激励研究[J]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6(1):36-38.
被引量:4
4
郑柏松.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激励机制现存问题与对策[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7(1):62-64.
被引量:5
5
颜彩媛.
基于职业化理论的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困境与出路[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4):34-37.
被引量:1
6
张雄伟.
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研究[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6):72-76.
被引量:1
7
谢会君.
新时期下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分析[J]
.科技视界,2017(1):228-228.
被引量:1
8
赵海涛,钱春彦.
新形势下辅导员工作激励机制优化路径研究[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7,19(2):89-90.
被引量:1
9
李玉宏.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窒碍与破解[J]
.新余学院学报,2017,22(3):142-145.
被引量:1
10
王颖.
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化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7):109-110.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黄泽娟,杨坤,陈小寒.
高校辅导员“职级制”发展路径构建浅析——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0(4):96-98.
被引量:1
2
王萍.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之职级制探析[J]
.商情,2015,0(32):160-160.
3
王旋.
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
.商情,2015,0(32):180-181.
4
周玉林,曾涛涛.
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激励机制浅析[J]
.科技创新导报,2015,12(19):252-253.
5
罗娟.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辅导员绩效管理[J]
.统计与管理,2016,0(6):163-164.
被引量:1
6
杨潇潇.
高职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干预策略探究[J]
.长江丛刊,2016(24):237-237.
7
刘芸.
高职院校辅导员激励现状初探——以QD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人才资源开发,2017(10):68-69.
8
王艳.
高职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建设构想[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6):5-7.
被引量:1
9
王梅.
高校辅导员职级制研究[J]
.丝路视野,2017,0(30):26-27.
10
邹靖,金晟.
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研究——以海南大学为例[J]
.林区教学,2017,0(12):89-90.
被引量:1
1
季礼.
实践性教学在本科院校法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探索与完善[J]
.人才资源开发,2014(10X):108-110.
被引量:1
2
蒋洪涛.
“352”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教育学刊,2013(S3):86-87.
3
曹东升.
高中政治课堂: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3):148-148.
被引量:2
4
吕文惠.
基于中美比较的我国通识教育与其教育目的契合度分析[J]
.国际高等教育研究,2012(2):14-17.
5
刘慧.
如何加强新形势下学生的德育教育[J]
.祖国(建设版),2013(8):332-333.
6
姚艾东.
对建立青年教师培养体系的思考[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86-87.
被引量:8
7
冯兆海,赵芳,史启伟.
试谈乡村教师的草根教研[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4(4):51-51.
8
章翠,张秀荣.
以绩效为导向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J]
.求实,2008(S2):292-293.
被引量:7
9
毛志红.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采取科学的激励机制[J]
.天天爱科学,2016,0(14):81-81.
10
贾坷,胡芸.
激励机制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
.教育界(高等教育),2013(3):27-28.
被引量:1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201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