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X射线粉末衍射法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是根据对供试品作粉末研究所得出的一系列晶间距d及相对衍射强度与标准数据(或由标准数据得到的相应数据)比较进行物相鉴别的方法。该技术以其特异、准确、快速、操作简便的优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在药物分析领域,科研工作者们广泛地应用这一技术。本文就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在药物分析及体内药物分析中应用进行讨论。
作者
吕永丰
练晓珊
叶琳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药学部
出处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8期298-299,共2页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关键词
X-射线粉末衍射法
药物分析
应用
分类号
R282.7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0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19
同被引文献
5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13
1
张宏桂,陈燕平,郑启泰,吕杨.
野生东北刺人参的X射线衍射研究[J]
.中草药,1999,30(6):463-465.
被引量:4
2
王树春,李兰燕,吴云山,贺浪冲,郑启泰,吕扬.
中药材川芎的X射线衍射Fourier谱鉴定[J]
.中药材,2002,25(6):399-401.
被引量:7
3
周俊国,吕杨,郑启泰,蔡金娜,王峥涛,徐珞珊.
中药蛇床子的粉末X衍射分析[J]
.中草药,1999,30(1):59-61.
被引量:26
4
李兰燕,王树春,吴云山,朱志峰,郑启泰,吕扬.
广地龙的X射线衍射Fourier谱鉴定[J]
.中成药,2002,24(5):380-382.
被引量:16
5
朱志峰,王树春,刘旭英,李兰燕,吕扬,郑启泰.
中药材蛤蚧的X衍射Fourier谱分析[J]
.中草药,2001,32(10):932-933.
被引量:18
6
于健东,田金改,吕扬,赵斌,郑启泰.
印度猴枣和马来西亚猴枣的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J]
.中国药事,2002,16(2):101-103.
被引量:5
7
王树春,龚宁波,陈海明,朱志峰,李兰燕,郑启泰,吕扬.
中药材鹿茸(花鹿茸)的X衍射Fourier谱分析[J]
.中草药,2001,32(12):1123-1124.
被引量:19
8
王树春,吕杨,吴楠,朱志峰,郑启泰,周同惠.
中药材熊胆的X衍射Fourier谱分析[J]
.中草药,2000,31(3):214-215.
被引量:27
9
陈丰,刘文启,王钢力,郭伟,林瑞超.
中药材滑石粉X射线衍射分析[J]
.中国药学杂志,2001,36(1):18-21.
被引量:25
10
农以宁,曾令民.射线衍射法测定药用滑石粉中石棉的研究[J].国中药杂志,2002,27(7):524.
二级参考文献
40
1
张宏桂,刘金平,吴广宣,张永茂.
野生东北刺人参根、茎化学成分的对比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1993,28(5):277-279.
被引量:10
2
卫生部药政管理局 等.中药材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782.
3
张志祖 胡晓 等.-[J].中国中药杂志,1995,20:114-114.
4
廖进明.-[J].中草药,1997,28(6):346-346.
5
陈志春.-[J].药学学报,1998,23:96-96.
6
刘德祥.-[J].中药通报,1998,13(11):40-40.
7
蔡金娜.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南方片),第一册[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648.
8
吕扬.-[J].药学学报,1997,38(193):193-193.
9
吕扬.-[J].中国医药科学院学报,1997,19(5):331-331.
10
张亚敏.矿物药现代化研究[J].中药材,1988,11(3):46-46.
共引文献
119
1
吴怡青,刘静,刘新,赵崇军,邹迪新,马志强,林瑞超.
矿物类中药滑石粉的XRD Fourier图谱研究[J]
.中药材,2019(12):2856-2860.
被引量:5
2
李宏宇,王乙淋,黄勇,黎理.
广地龙的研究进展[J]
.壮瑶药研究,2023(3):69-73.
3
付萍萍,郭怀忠,刘敏芳,孙贺英.
现代技术在中药质量研究中的应用[J]
.中药材,2001,24(7):537-541.
被引量:2
4
熊南燕,姜燕,王永艳,岳晓鹏.
三种性状矿物药赭石指纹图谱研究[J]
.中药材,2008,31(1):36-38.
被引量:9
5
沈志滨.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现状[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7(3):14-16.
被引量:2
6
柴逸峰,吴玉田,李翔.
药物分析(Ⅱ)[J]
.分析试验室,2004,23(7):72-92.
被引量:4
7
柴逸峰,吴玉田,李翔.
药物分析(Ⅰ)[J]
.分析试验室,2004,23(6):71-92.
被引量:1
8
柳克铃,向大雄.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南药学,2003,1(3):159-161.
被引量:12
9
聂晶,田颂九,王国荣.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现状[J]
.中草药,2000,31(12):881-884.
被引量:68
10
汤庆国,王雪峰,沈上越.
药用矿物测试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药物分析杂志,2005,25(2):248-252.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51
1
刘萍,古今,冯建涌.
熊胆与猴胆、鸡胆汁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法鉴别[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5,2(4):17-20.
被引量:7
2
王慧颖,邹梅娟,韩锐,程刚.
盐酸普罗帕酮骨架型缓释微丸的制备及其释药机制的探讨[J]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2011(1):7-15.
被引量:6
3
曾岚,汤泽林.
毒品泛滥的社会危害及预防控制[J]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4,10(5):306-310.
被引量:16
4
张皓冰,陶奕,洪筱坤,王智华.
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测定麝香中甾体成分的研究[J]
.中成药,2005,27(1):79-83.
被引量:14
5
张贵君,张黎化,杨春华,张华.
14种市售“熊胆”的真伪鉴别[J]
.中医药信息,1995,12(2):17-18.
被引量:6
6
乔延江,吴刚,王玺,毕开顺,罗旭.
中药蟾酥质量的人工神经网络化学模式识别研究[J]
.分析化学,1995,23(6):630-634.
被引量:20
7
丁培贤,贺天笙.
生物免疫化学法检定虎、豹骨的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1989,24(8):457-460.
被引量:17
8
王义权,周开亚,秦树臻.
用RAPD标记检测六种蛇基因组DNA多态性[J]
.动物学报,1996,42(2):172-181.
被引量:57
9
李诗梅.
毛细管电泳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J]
.中草药,1996,27(8):506-507.
被引量:9
10
贺焕华,于沛,黄克难.
气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吡肟中N-甲基吡咯烷杂质含量[J]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7,32(2):87-88.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3
1
蒋杉杉,李永盛,涂颖秋,黄绳武.
蟾酥缓释微丸制备及体外释放机制研究[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5,32(9):1103-1106.
被引量:9
2
邱云菊,邓雨娇,车静,马鸿雁,沈光辉.
动物药真伪鉴别研究进展[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2(2):74-77.
被引量:2
3
陈洁,李琚,杨珺,朱小涵,于雪,张彪.
基于X-射线衍射法检测甲基苯丙胺晶体并推断来源[J]
.刑事技术,2021,46(2):163-16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梁俊阳,马莹莹,于亚鑫,孙册,马帅.
甲基苯丙胺毒品及其添加成分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23,32(4):402-405.
2
李雅雅,刘伯宇,黄绳武.
蟾酥缓释微丸的质量标准[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5,32(11):1324-1329.
被引量:1
3
何锦晶,黄绳武.
蟾皮缓释滴丸质量标准及初步稳定性研究[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6,33(5):557-561.
被引量:1
4
彭健波,陶卿,李锦辉,戴和展,郑翀,杨善忠,何家康.
蟾酥微丸的急性与亚慢性毒性研究[J]
.中国畜牧兽医,2017,44(5):1508-1517.
被引量:5
5
柯瑾,程欣,侯安国.
三七总皂苷缓释微丸的制备及体外释放行为[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7,38(9):24-29.
被引量:3
6
王彦辰,曾媛,刘辉,赵静,陶志强.
盐酸苯环壬酯控释片半透膜包衣工艺优化[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8,49(4):485-490.
被引量:3
7
王红丽.
动物药材鉴别与质量评价方法之进展与策略[J]
.光明中医,2020,35(3):336-338.
被引量:1
8
胡蕾,来小丹.
蟾酥制剂临床应用现状研究[J]
.中国药业,2021,30(7):94-96.
被引量:7
9
刘莉,李宗云,何世学,赵越,张春宝.
蟾酥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性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21,18(13):31-34.
10
杨锦,马葆睿,高增平,曲昌海.
中药微丸制备工艺及其体内外评价研究进展[J]
.中国药师,2021,24(5):932-935.
被引量:7
1
张虹,柳正良,等.
现代色谱技术在中药分析中应用[J]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2002,3(1):53-57.
2
袁锡炳,姜德和,沈海葆,丁洪亮.
红外光谱法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研究棉酚的多晶型[J]
.药学学报,1991,26(2):152-155.
被引量:6
3
袁敏,赵仁永,王平,张贞丽.
白石降压胶囊中冰片β-环糊精包合工艺的研究及其包合物鉴定[J]
.齐鲁药事,2007,26(4):242-245.
被引量:5
4
孙芸,燕雪花,葛亮,单丽娟.
甘草黄酮-β-环糊精包合工艺优化[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4):30-32.
被引量:6
5
林伟丰,吕宇轩,蔡沛祥.
毛细管电泳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4,25(4):38-43.
被引量:1
6
田树革,周晓英,孙芸,崔凤静,郭玉东.
正交法优化维药唇香草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14(4):59-61.
被引量:1
7
徐淑媛,王豆豆,孙静芸,洪佳璇,冯丙江.
鱼腥草挥发油环糊精包合工艺的研究[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9,23(3):59-61.
被引量:2
8
王钢力,田金改,林瑞超.
X射线衍射分析法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J]
.中国中药杂志,1999,24(7):387-389.
被引量:18
9
丁冬梅,张振海,蒋艳荣,孙娥,汪晶,贾晓斌.
丹参酮Ⅱ_A喷雾干燥粉体药剂学性质的研究[J]
.中草药,2014,45(10):1398-1401.
被引量:5
10
李苑,苏潮品,宋凤兰.
薄荷、荆芥穗混合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J]
.宜春学院学报,2013,35(9):115-117.
被引量:3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 第1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