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网络青年亚文化传播路径研究报告——基于江苏21所高校的调查 被引量:19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大学期间,大学生除接受主流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外,还必须面对各种类型的亚文化影响,尤其是网络时代,这种影响更是无远弗届。本文采用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江苏省苏南、苏中和苏北21所高校的本、专科生进行抽样调查,以了解大学生参与网络青年亚文化接受、传播以及创制的实际情形。在此基础上,借用传播学、社会学等理论,对网络盛行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文本资料进行内容分析,归纳和提炼了恶搞文化、自拍文化、网络语言文化、迷文化、情色文化等五种青年亚文化新类型,并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网络青年亚文化传播的主要路径,即线上传播、数字媒体传播、交互传播、综合传播以及跨界传播。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24,共7页 China Youth Study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编号:08BXW018)子课题的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12

  • 1刘旭东.后现代语境下的短信文化[J].宜宾学院学报,2004,4(5):110-112. 被引量:11
  • 2Milton M. Gordon,“The Concept of the Sub-culture and its Apphcation” , in K. Golder and S. Thornton ( ed. ), The Subculture Reader, London : Routledge, 1997, pp. 40-43.
  • 3J. Milton Yinger, “Contraculture and Subcultur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5,1960,p. 627.
  • 4Howard P. Chudacoff, The Age of the Bachelor:Creating an American Subculture, Princeton,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9,p. 12.
  • 5阿兰·科隆.《芝加哥学派》.商务印书馆,2000年9月版.第1页.
  • 6帕克.《特指黑人的二等种群的种族同化》[J].美国社会学杂志,1914:606-623.
  • 7K. Gelder ( ed. ), The Subculture Reader, London : Routledge ,2005, p. 21.
  • 8K. Gelder ( ed. ), The Subculture Reader, London : Routledge,2005 ,p. 82.
  • 9Phil Cohen, “Subcultural Conflict and Class”, in K. Gelder ( ed. ), The Subculture Reader, London : Routledge, 2005, pp. 86-93.
  • 10托马斯.《波兰农民》.

共引文献23

同被引文献149

引证文献1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