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桂林文化城与抗战时期文学生态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对抗战时期的中国来说,被誉为"独特的历史现象"①的桂林文化城无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既是抗战时期国统区的一个政治、文化"特区",一个多元政治文化力量的交汇地带和对立性的政治、文学话语的缓冲空间;又是一个抗战文学多元共生、互动共存的文学生态空间。
作者 佘爱春
出处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1-135,共5页 Southe1rn Cultural Foru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8

  • 1洁泯(许觉民):《桂林抗战文学史·序》,见蔡定国、杨益群、李建平:《桂林抗战文学史》,第1页,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 2张文学、黎明智:《一个独特的历史现象:桂林文化城》,载《人民日报》1995年9月27日.
  • 3茅盾.《抗战期间中国文艺运动的发展》[J].中苏文化,1941,8(3).
  • 4苏光文.桂林和重庆:大后方文坛的双璧[J].社会科学家,1997,12(1):44-50. 被引量:3
  • 5刘恒健.论生态美学的本源性──生态美学:一种新视域[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0(2):11-17. 被引量:44
  • 6许觉民:《桂林抗战文化研究文集·序》,见魏华龄等编:《桂林抗战文化研究文集》,2页,漓江出版社1992年版.
  • 7茅盾:《八年来文艺工作的成果及倾向》,见《茅盾全集》第24卷,22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 8老舍.《病》.《大公报》,1944年4月16日.
  • 9《(霜叶红似二月花)第一部座谈会》,载《自学》第2卷第1期,1944年2月.
  • 10茅盾.桂林春秋--回忆录(二十九)[J].新文学史料,1985,(4).

二级参考文献32

  • 1刘恒健.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与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分——兼与张世英先生商榷[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2(3):40-46. 被引量:10
  • 2张道藩.《我们所需要的文艺政策》[J].文化先锋,1942,.
  • 3徐迺翔,黄万华.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264.
  • 4战时宣传政策基本纲要.新民报半月刊,1943,5(17).
  • 5沈从文.文学运动的重造.文艺先锋,1943,1(2).
  • 6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
  • 7萧三.可喜的转变[G]//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311.
  • 8丽尼.战期中桂林文化的动态.克敌周刊,1942,23.
  • 9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779.
  • 10鲁迅.《文化偏至论》[A]..《鲁迅全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50页.

共引文献8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