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9-41,共3页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10
-
1柯文·瑞安,彼得·格莱尔,杜惠洁.美国学校德育的现状与改革[J]外国教育研究,1993(01).
-
2李俊.网络化与思想政治教育[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3(2):58-60. 被引量:12
-
3贾民伟,邱观建.论“三个代表”对高校德育的意义[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3(3):5-8. 被引量:2
-
4靳勇.关于高校德育内涵和层次性的辩证思考[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0,8(4):85-87. 被引量:6
-
5邹巍.论网络时代的高校德育工作[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0,21(5):81-83. 被引量:1
-
6时明德.论大学文化责任的价值向度与现实旨归[J].教育研究,2014,35(2):76-81. 被引量:26
-
7张辉蓉,贾瑜.教育环境对教师教学方式选择与运用影响程度的实证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8):32-37. 被引量:14
-
8刘争先.学科德育与教师的德育能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9):39-42. 被引量:18
-
9苏振芳.西方主要国家学校道德教育走向简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8):78-79. 被引量:17
-
10石鸥,王昌善.高校激励教师教学积极性机制的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4(1):1-5. 被引量:28
二级引证文献28
-
1安庆锋,李红.思政课程在《新型建筑材料》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J].甘肃教育研究,2022(12):128-130.
-
2向鹏,肖婷,姜礼华,杨雄波.课程思政视域下党史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探索——以“神奇的新材料”课程为例[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3(S01):107-111. 被引量:7
-
3孙慧,任训学.湖北大学教师师德状况的调查报告[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8(2):24-28. 被引量:2
-
4张丽娜,蔡建英,唐雪雷.解析影响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利弊环境因素[J].科技信息,2009(4):335-335. 被引量:1
-
5阳灵.“三全育人”理念引导下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1(23):65-68. 被引量:3
-
6毕清波.“内需型”学风建设新模式构建与创新--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9):98-99. 被引量:2
-
7李丽.流体力学双语课程思政案例设计与实施[J].经济师,2021(8):194-194. 被引量:1
-
8韩平丽,邵晓鹏,杨威.光电类实验课程教学思政元素挖掘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1(32):162-164.
-
9徐萌.“三全育人”视域下艺术类院校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教育改革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21,24(6):56-61. 被引量:7
-
10胡莎,李俊,张自力.“课程思政”育人导向下的教师育人能力培养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4(11):109-110.
-
1王倩,李娟.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外部保障机制探析[J].党史博采(下),2013(1):48-49. 被引量:1
-
2朱慧新.独立学院教学质量外部保障机制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7(3):47-49. 被引量:6
-
3李丽丽.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3):83-85. 被引量:5
-
4向文良.学生社会公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5(10):69-71. 被引量:2
-
5谷利红,张立改.河北省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2(18):127-128. 被引量:1
-
6武树霞,晋隆冈.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J].大家,2010(18):142-143.
-
7裴莹.民办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可行性研究[J].智能城市,2016,2(11).
-
8姚晓兰,韩宇峰.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工作浅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13(5):309-309.
-
9苏荣娥.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4(4):76-77.
-
10卢星辰.依法治校在高等院校事业发展中的价值及其实施[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8):253-254.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