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0-61,共2页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23
-
1肖川.论教学与交往[J].教育研究,1999,20(2):58-62. 被引量:222
-
2吴康宁,程晓樵,吴永军,刘云杉.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J].教育研究,1997,18(2):64-71. 被引量:152
-
3臧铁军.考试改革与人的全面发展[J].教育研究,1995,16(11):61-66. 被引量:17
-
4汉泽西.考试·分数·素质教育[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1998,0(Z1):43-45. 被引量:1
-
5佐藤学著.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
6张嫱.思维方式的断裂或反断裂:多元现代性[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05-21,(8).
-
7[德]雅斯贝尔斯著 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
-
8[德]哈贝马斯 洪佩郁 蔺青译.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22.
-
9雅斯贝尔斯 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
-
10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二级引证文献13
-
1杨高峰.积极推进高校教学方法改革[J].新西部(理论版),2010(11):194-194. 被引量:5
-
2张勤国.高校课程课时减量模式下的教学方式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1(35):117-117.
-
3苏达士.和谐教学法在《机械制造工程》教学中的应用[J].韶关学院学报,2012,33(4):98-101.
-
4孟祥林.基于博弈论的高校教师客观性评价[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36(4):61-65. 被引量:1
-
5周湘林.以学生学习为核心的高校优质课堂教学探究——基于深层教法与深层学法的合理匹配[J].中国高教研究,2014(9):106-110. 被引量:11
-
6蔡珍珍,赵阿勐,齐金玲,于增艳,付伟,杨超,杨盼盼.医学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师生有效交往的现状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12):20-21.
-
7杨盼盼,赵阿勐,齐金玲,于增艳,付伟,杨超,蔡珍珍.高等医学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师生有效教学交往模式的探索与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10):92-94.
-
8赵彦美.责任视角下对大学有效教学交往的反思和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5(14):159-161.
-
9崔博阳,杨盼盼.社会工作专业师生有效交往研究[J].丝路视野,2016,0(6):53-55.
-
10刘朝武.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交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交往的回归[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6,20(6):88-91. 被引量:6
-
1朱殊洋.何谓“知识经济”[J].广东经济,1998,0(3):26-27.
-
2罗元.知识经济与教育改革[J].发展研究,1998(9):8-10. 被引量:3
-
3杨跃承.国家高新区未来发展方向[J].中国高新区,2016,0(9):35-36.
-
4常兵.面对知识经济[J].老区建设,2000(2):44-45.
-
5陈贤旭.知识经济大潮中我国人才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7):76-76.
-
6报告之一——知识经济与人才开发[J].新疆技术监督,2000(10):4-5.
-
7何见得.知识经济与人才开发[J].中国水利,1999(2):44-45. 被引量:5
-
8费婕.发展工业园区人才经济的思考[J].管理观察,2013(19):8-9.
-
9徐明远.知识经济—世纪发展的大趋势[J].川汽科技,1999(3):39-41.
-
10方茂田.关于“知识经济”的思考[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1999,14(1):6-8.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