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4-86,共3页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共引文献27
-
1高天明,李永慧.素质教育研究刍议[J].韶关学院学报,2001,22(10):87-91. 被引量:1
-
2迟国彬,黄慧萍.“遥感概论”课堂教学进行素质培养的实践[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88-91. 被引量:3
-
3黄永彪.教育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从应试教育向创新教育模式的转变[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11(3):51-54.
-
4贾亚会,李建萍.素质教育是高校改革的必经之路[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7(2):33-35.
-
5陈立风.从高校的个性谈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问题[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2(4):26-27.
-
6柴林清,皮磊.试论素质教育观下数学教师的教学素养[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3(2):91-92. 被引量:1
-
7谢岫.高等教育初印象[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1(12):373-373.
-
8王晓峰,边久民.论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J].理论界,2006(3):149-150. 被引量:9
-
9李文华.对知识经济时代下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6,16(3):33-35. 被引量:1
-
10甄慧林,张征.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实施途径探索[J].科技资讯,2006,4(30):128-129.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14
-
1彭富春.谁在全球化?[J].东方文化,2000(5):21-27. 被引量:2
-
2.新华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
3陈玉鲲.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89.
-
4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序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61.
-
5布卢姆等编,罗黎辉等译.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91-200.
-
6周远清文.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序言(第四卷)[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7李怀宇.试论高等教育管理的创新[J]云南高教研究,2000(04).
-
8谈松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若干理论和政策问题[J].教育研究,2000,21(3):3-9. 被引量:25
-
9唐芸.大学生综合素质量化管理指标体系研究[J].交通高教研究,2000(1):91-92. 被引量:1
-
10彭跃农.建立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的新思考[J].长沙大学学报,2000,14(1):53-54. 被引量:1
-
1吴倩倩,李君君.浅谈大学生素质教育问题[J].科教文汇,2018(14):157-158. 被引量:2
-
2图雅.浅谈高校图书馆的大学生素质教育职能[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24):133-133.
-
3宋长占,刘剑峰,王长海.对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7,19(S1):205-208.
-
4许雁伟.论大学生素质教育势在必行[J].创新科技,2014,0(24):69-70.
-
5高俊书.发挥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提高大学生素质[J].图书情报通讯,1998(4):34-36.
-
6何军.论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24(2):73-74. 被引量:1
-
7李秋杰.教书育人与素质教育[J].科教文汇,2007(11Z):2-2.
-
8安俊智,韩彩灵,黄小明.刍议21世纪大学生素质教育[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3):117-118. 被引量:2
-
9张艳辉.加强网络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J].煤炭高等教育,2002,20(3):46-49. 被引量:2
-
10张立新,赵益彬.谈大学生素质教育[J].科技.人才.市场,1998(5):67-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