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部分行业标准中关于嵌岩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
1
Calculation Method of the Discussion about Vertical Bearing Capacity of Socketed Pile in the Part of the Industry Standard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几种主要行业标准中关于嵌岩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公式作了简要介绍,对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算例进行了细化计算说明并得出相应结论。
作者
陶燕春
机构地区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铁道勘察》
2013年第4期36-38,共3页
Railway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ing
关键词
嵌岩桩
单桩承载力
强风化极
软岩桩
端阻力
分类号
TU473.1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8
1
铁道部.TB10002.5-2005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2
交通部.JTGD63-2007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3
建设部.JGJ94-2008-8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
阎海鸿.
嵌岩桩设计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
.珠江水运,2008(2):51-54.
被引量:1
5
赵春彦,吴兴序,宋天田.
昔格达岩层中灌注桩极限承载力的合理预测[J]
.铁道勘察,2006,32(1):40-42.
被引量:2
6
郭时安,吴东强.
考虑桩底沉渣影响的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承载力分析[J]
.铁道勘察,2010,36(4):108-110.
被引量:2
7
钟亮,许锡宾,许光祥.
嵌岩桩竖向承载力设计问题的分析与探讨[J]
.路基工程,2009(5):38-40.
被引量:4
8
葛崇勋,张永胜.
关于嵌岩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的探讨[J]
.江苏建筑,2001(4):47-52.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唐军峰,胡祥昭,汤新福,周延军,文华锋.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桩基承载力预测[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04(10):41-44.
被引量:5
2
董金荣.
嵌岩桩承载性状分析[J]
.工程勘察,1995,23(3):13-18.
被引量:20
3
张永治.
攀西地区昔格土综述[J]
.攀枝花大学学报(综合版),1995,12(2):75-78.
被引量:32
4
喻小明,潘军,杨年宏,李彬.
桩底沉渣与桩周泥皮对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竖向承载力的影响分析[J]
.矿冶工程,2006,26(6):9-12.
被引量:14
5
重庆建筑大学嵌岩课题组.大直径嵌岩桩承载能力及施工工艺(成果汇编)[M].,1996,8..
6
杨世忠.钻(挖)孔嵌岩桩承载力的计算.第一届全国计算岩土力学研讨会论文集(二)[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87,11..
7
史佩栋 梁晋渝 等.纪念大直径灌注桩问世100周年(1893-1993).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10..
8
[3]Muni Budhu.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s[M].New York:Joh Wiley and Sons,2000,18~49
9
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桥梁地基和基础(修订版)[M].中国铁道出版社,1991,2..
10
史钟训.
钻孔嵌岩灌注桩承载力的探讨[J]
.建筑结构,1997,27(4):33-35.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1
1
刘衡,王铁行,罗扬.
嵌岩桩承载性状研究现状综述[J]
.工业建筑,2013,43(S1):416-420.
被引量:4
2
张智慧,黄梅,王金玲,潘一山.
桥墩承载力及端、侧阻力变化的实验研究[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2):184-186.
3
龚成中,何春林.
岩溶地区桩基竖向承载力的研究[J]
.水运工程,2006(11):92-96.
被引量:5
4
王平,丁延法.
嵌岩桩单轴抗压强度和三维作用下桩端承载力[J]
.山西建筑,2009,35(12):108-109.
被引量:1
5
古今强,侯家健.
嵌岩桩竖向承载力规范计算方法的讨论[J]
.建筑结构,2011,41(9).
6
胡金国.
有关桩基竖向承载力在岩溶地区的分析探讨[J]
.建材与装饰(中旬),2008,0(5):167-169.
7
李夫仲.
关于码头工程中嵌岩桩承载力的探讨[J]
.工程与建设,2013,27(2):242-243.
被引量:2
8
王伟,卢廷浩,池旭超.
等截面圆形灌注桩静载Q-S曲线复合对数模型[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6(5):1832-1837.
被引量:1
9
杨小乐,陶桂兰,王春龙,乔赵阳.
基于正交设计的灌注嵌岩桩侧阻力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J]
.水道港口,2016,37(6):622-625.
被引量:4
10
方巽科,王玉松,吴映栋,李小玲.
钻孔灌注桩缺陷处理技术探讨及工程应用[J]
.浙江建筑,2019,36(4):28-30.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27
1
邵先锋,黄兴怀,张明瑞,张程峰.
平衡试桩法在变电站工程嵌岩桩承载力测试中的应用研究[J]
.施工技术,2019,48(S01):92-95.
被引量:2
2
王田龙,詹黔花,帅海乐,黄质宏,宋勇.
嵌岩桩及较破碎岩石桩基影响系数探讨[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20,0(1):312-318.
被引量:4
3
邢皓枫,孟明辉,罗勇,叶观宝,何文勇.
软岩嵌岩桩荷载传递机理及其破坏特征[J]
.岩土工程学报,2011,33(S2):355-361.
被引量:20
4
范秋雁,吴起星,周国贵.
广西第三系泥岩桩端承载力确定方法[J]
.工程地质学报,2004,12(4):408-411.
被引量:12
5
程晔,龚维明,薛国亚.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软岩桩基承载性能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2005,38(12):94-98.
被引量:30
6
李镜培,王勇刚.
嵌岩桩桩端承载力探讨[J]
.力学季刊,2006,27(1):118-123.
被引量:6
7
聂如松,冷伍明,李箐,杨奇.
东江大桥嵌岩桩承载性能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2008,30(9):1410-1415.
被引量:26
8
崔科宇,章敏,王星华.
嵌岩桩桩端极限承载力研究[J]
.中国铁道科学,2010,31(2):1-5.
被引量:6
9
章敏,王星华,汪优.
Ultimate end bearing capacity of rock-socketed pile based on generalized nonlinear unified strength criterion[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2011,18(1):208-215.
被引量:7
10
刘树亚,刘祖德.
嵌岩桩理论研究和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
.岩土力学,1999,20(4):86-92.
被引量:61
引证文献
1
1
周洁,任君杰,李泽垚,刘钟.
嵌岩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6):15301-15313.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杨瑞芳,陈浩,史夏杰,李晓东,席向东,党昱敬.
嵌岩灌注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新旧规范对比[J]
.建筑结构,2023,53(S02):2417-2420.
2
王荣菊,杜云晶.
建筑桩基单桩承载力计算方法分析[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18):22-25.
被引量:2
3
张亚妹,秘金卫,白晓宇,闫楠,桑松魁,林振华,王波,陈吉光,何来胜.
泥岩地基及嵌岩灌注桩的承载特性试验[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722-730.
被引量:7
4
杨双乐.
武汉周大福金融中心后压浆大直径嵌岩桩承载力计算[J]
.山西建筑,2023,49(5):76-79.
5
菊存全.
嵌岩桩极限侧阻力和极限端阻力的估算方法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22,19(30):39-49.
6
闫楠,赵香梅,白晓宇,蒋冲,魏玉峰,张健,张明义,赵广,刘正明.
嵌岩桩竖向承载性能试验研究进展[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5):10625-10637.
被引量:1
7
白晓宇,吴泽坤,桑松魁,李飞,张鹏飞,蒋水兵,付林,包希吉,王保栋,王立彬.
灌注桩承载特性测试技术研究进展[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32):13649-13664.
被引量:2
8
凌造,唐孟雄,胡贺松,刘春林,李波,苏定立.
非挤土嵌岩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的桩端承载性能研究[J]
.岩土力学,2024,45(1):97-107.
9
赵学亮,李宇,黄钺,田伟辉,王洪庆,何润财.
嵌岩桩水平承载力地基反力Matlock法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4,24(1):320-326.
10
郭强.
单桩水平承载特性影响因素分析[J]
.安徽建筑,2024,31(6):109-111.
1
庞志爽.
嵌岩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浅谈[J]
.中州建设,2002(10):64-64.
2
孔垂烛.
桩基规范中嵌岩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分析[J]
.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5,14(6):12-15.
被引量:3
3
庞志爽.
嵌岩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的探讨[J]
.四川建筑,2003,23(2):60-60.
4
邱钰,周琳,刘松玉.
深长大直径嵌岩桩单桩承载性状的有限元分析[J]
.土木工程学报,2003,36(10):95-101.
被引量:12
5
陶林.
现行嵌岩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模式分析[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2,19(3):49-52.
被引量:4
6
郝小员,庞有师,等.
开口管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分析:—兼对我国开口管桩承载力计算方法现状分析[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9(B12):124-127.
被引量:4
7
周旭荣,冯玉书,等.
夯扩灌注桩竖向承载力计算简介[J]
.华北石油设计,2001(1):21-25.
8
朱婧.
预应力管桩受力分析[J]
.科技风,2014(21):64-64.
9
徐建国,赵雄辉.
嵌岩桩竖向承载力计算规范公式浅析[J]
.中外建筑,1998(6):53-54.
10
廖燕超.
21世纪城市建设探索[J]
.中华建设,2015,0(3):68-69.
铁道勘察
201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