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长期施用不同肥料对红壤稻田产量和土壤有机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定位试验的结果表明 ,施肥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 ,产量水平和稳定性以NPKM为最好 .仅施NPK土壤有机质、胡敏酸提高甚少 ,有提高KOS和降低HA/FA的趋势 ;稻草还田和增施猪厩肥 ,有机质含量明显提高 ,Kos下降 ,HA/FA提高 。
作者
吴槐泓
张连佳
张杭英
董勤红
机构地区
浙江省十里丰农场农科所
出处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25-126,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关键词
红壤稻田
肥料
有机质Kos
分类号
S153.621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5.4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13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234
参考文献
3
1
张连佳,张杭英,董勤红,吴槐泓,谢洪,姜丽娜,詹长庚,符建荣.
红壤稻田种植粮食三熟制的肥料效应[J]
.土壤肥料,1996(6):29-31.
被引量:1
2
张连佳,张杭英,董勤红,陈祥,谢洪.
红壤稻田土壤有机质与成田年龄的相关性分析[J]
.浙江农业科学,1993,34(4):156-159.
被引量:1
3
袁可能,浙江农业科学,1964年,7期,345页
同被引文献
313
1
孙星,刘勤,王德建,张斌.
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J]
.土壤,2007,39(5):782-786.
被引量:149
2
郭菊花,陈小云,刘满强,胡锋,李辉信.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的分布及有机碳、氮含量的影响[J]
.土壤,2007,39(5):787-793.
被引量:66
3
田秀平,姬景红,韩晓日.
长期施肥对白浆土有机质含量及其氧化稳定性的影响[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4,16(2):12-14.
被引量:8
4
WANG ChengJi,PAN GenXing,TIAN YouGuo,LI LianQing,ZHANG XuHui,HAN XiaoJun.
Changes in cropland topsoil organic carbon with different fertilizations under long-term agro-ecosystem experiments across China's Mainland[J]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2010,53(7):858-867.
被引量:24
5
古巧珍,杨学云,孙本华,马路军,同延安,赵秉强,张夫道.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塿土的培肥效果[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4,39(4):418-422.
被引量:6
6
吕新,寇金梅,李宏伟.
模糊评判方法在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22(3):56-59.
被引量:46
7
古巧珍,杨学云,孙本华,马路军,同延安,赵秉强,张夫道.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娄土耕层土壤养分和土地生产力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2004,13(3):121-125.
被引量:43
8
黄敏,肖和艾,童成立,向万胜,李学垣,吴金水.
稻田土壤微生物磷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和磷素的响应[J]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9):1400-1406.
被引量:23
9
李成亮,孔宏敏,何园球.
施肥结构对旱地红壤有机质和物理性质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6):116-119.
被引量:62
10
李江涛,张斌,彭新华,赖涛.
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颗粒有机物形成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J]
.土壤学报,2004,41(6):912-917.
被引量:73
引证文献
16
1
张伟梅,吕周林,姚宏,叶伟其,何翠球.
浙西南山区旱地多熟间套作不同培肥方法的效果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24(4):5-10.
被引量:3
2
张伟梅,吕周林,姚宏.
旱地多熟间套作不同培肥方法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06(4):25-28.
被引量:7
3
吴乐知,蔡祖聪.
基于长期试验资料对中国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变化的估算[J]
.生态环境,2007,16(6):1768-1774.
被引量:45
4
王成己,潘根兴,田有国.
保护性耕作下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分析——基于中国农业生态系统长期试验资料[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28(12):2464-2475.
被引量:48
5
朱利群,杨敏芳,徐敏轮,张武益,卞新民.
不同施肥措施对我国南方稻田表土有机碳含量及固碳持续时间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2,23(1):87-95.
被引量:26
6
郭维,罗建新,李宏图,燕慧,肖和友.
饼粕类堆肥的生产及在烟草生产中的应用综述[J]
.湖南农业科学,2012(2):47-51.
被引量:3
7
曾招兵,汤建东,刘一峰,张满红,林碧姗.
广东耕地土壤有机质的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力分析[J]
.土壤,2013,45(1):84-90.
被引量:15
8
张爱君,张明普.
长期施用有机和无机肥料对黄潮土有机质含量及组成的影响[J]
.江苏农业研究,2001,22(3):30-33.
被引量:26
9
张爱君,张明普.
黄潮土长期轮作施肥土壤有机质消长规律的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29(1):60-63.
被引量:39
10
刘新亮,邹刚华,李勇,童成立,黄铁平.
基于多元混合线性模型的稻田地力评估[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5(5):603-60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34
1
邹逸淼,白伟,蔡倩,杜桂娟,李双异.
旱作农田土壤固碳研究进展[J]
.农业科技与装备,2023(4):15-16.
2
边武英,董越勇.
浙江省标准农田水稻土有机质现状及改良措施[J]
.浙江农业科学,2009,50(6):1046-1049.
被引量:16
3
SON Yowhan.
Why are East Asian ecosystems important for carbon cycle research?[J]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2010,53(7):753-756.
被引量:14
4
WANG ChengJi,PAN GenXing,TIAN YouGuo,LI LianQing,ZHANG XuHui,HAN XiaoJun.
Changes in cropland topsoil organic carbon with different fertilizations under long-term agro-ecosystem experiments across China's Mainland[J]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2010,53(7):858-867.
被引量:24
5
李景,吴会军,武雪萍,蔡典雄,姚宇卿,吕军杰,郑凯,刘志平.
长期保护性耕作提高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及团聚体有机碳的作用[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1(2):378-386.
被引量:78
6
王艳玲,刘翠英,徐江兵,姜灿烂.
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条件下的旱地红壤水分特征分析[J]
.土壤通报,2015,46(2):334-340.
被引量:4
7
尹云锋,蔡祖聪,钦绳武.
长期施肥条件下潮土不同组分有机质的动态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5):875-878.
被引量:65
8
薛晓辉,卢芳,张兴昌.
陕北黄土高原土壤有机质分布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6):69-74.
被引量:21
9
LI Zhong-Pei,ZHANG Tao-Lin,HAN Feng-Xiang,P. FELIX-HENNINGSEN.
Changes in Soil C and N Contents and Mineralization Across a Cultivation Chronosequence of Paddy Fields in Subtropical China[J]
.Pedosphere,2005,15(5):554-562.
被引量:17
10
JIANG Dong,H. HENGSDIJK,DAI Ting-Bo,W. de BOER,JING Qi,CAO Wei-Xing.
Long-Term Effects of Manure and Inorganic Fertilizers on Yield and Soil Fertility for a Winter Wheat-Maize System in Jiangsu, China[J]
.Pedosphere,2006,16(1):25-32.
被引量:40
1
周卫军,王凯荣.
不同施肥制对红壤性水稻土有机质含量及品质的影响[J]
.土壤通报,1998,29(5):201-202.
被引量:16
2
袁钊和,卢青.
密切注意影响机插秧高产稳产的栽培环节[J]
.江苏农机化,2008(3):14-15.
3
黄琼辉.
从水稻土有机质变化谈如何培肥地力[J]
.福建农业,1995,0(4):7-7.
4
田超,王米道,王家嘉.
土壤有机质与水土流失相关性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9):54-54.
被引量:4
5
孙星,刘勤,王德建,张斌.
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J]
.土壤,2007,39(5):782-786.
被引量:149
6
何七勇,郑宪清,李双喜,张娟琴,王金庆,袁大伟,张翰林,吕卫光,.
不同机械耕作方式对稻田秸秆还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上海农业学报,2015,31(5):66-69.
7
夏贤格,朱文达,李林.
苯噻酰草胺·乙氧磺隆防除水稻直播田杂草的效果及对光照和养分的影响[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6(4):229-234.
被引量:6
8
李鸿昌.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病虫害发生程度和产量的影响[J]
.南方农业,2014,8(10X):36-37.
被引量:7
9
王军,詹振寿,谢玉华,邱妙文,柯油松.
有机物料对植烟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J]
.中国烟草科学,2009,30(2):31-35.
被引量:30
10
杨士红,孙潇,朱艳,徐俊增.
水氮联合管理对稻田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6):123-125.
被引量:1
土壤通报
200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