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微博对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加速作用——以西安“9·15事件”为例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西安"9·15事件"检验了微博传播的特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以及信息观察的研究方法,证明了微博对传播负面新闻信息具有加速作用,后进一步一句传播技术、心理学等知识,分析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提出建议。
作者
苏岩
机构地区
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今传媒》
2013年第9期57-60,共4页
Today's Mass Media
关键词
负面新闻信息
微博
西安9·15事件
负面偏好
把关人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06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1
周晓虹.
自媒体时代:从传播到互播的转变[J]
.新闻界,2011(4):20-22.
被引量:168
2
丁柏铨,陈相雨.
“负面新闻”及相关概念辨析[J]
.南京社会科学,2010(1):130-136.
被引量:31
3
王雪,周杰.
微博“把关人”研究[J]
.新闻世界,2011(1):89-90.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李红艳.
守门人理论研究的新视角[J]
.新闻界,2005(2):86-87.
被引量:14
2
丁柏铨.
论新闻报道题材与表现方式[J]
.新闻大学,2005(3):58-62.
被引量:8
3
王圣志,郭立,程士华.《基层宣传干部三大困惑:“控制负面新闻”成主要职责》,http://www.huaxia.com/xw/gdxw/2009/10/1608673.html.
4
金朝力.《删除负面新闻游走法律边缘:黑客手段纯属唬人》,《北京商报》,2009年5月20日.
5
宣万明.
负面新闻的宏观控制与正面引导[J]
.青年记者,2007(20):25-26.
被引量:5
6
Dan Grillmo.We the Media:Grassroots Journalism bythe People,for the People[M.]. http://www.oreilly.com/catalog/wemedia/book/index.csp . 2004
7
彭晓全.
正面报道的负面效应[J]
.中国记者,2008(3):93-93.
被引量:1
8
范以锦.
“负面报道”:一个被模糊了的概念[J]
.采写编,2008(2):18-19.
被引量:2
9
巫莹.
负面新闻的正面引导与正向效果[J]
.中国记者,2008(8):12-13.
被引量:16
10
谢晖.
关于“负面新闻”的困惑[J]
.新闻记者,2009(5):26-30.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206
1
丁芳,柴玥.
《辽宁日报》抖音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研究[J]
.新闻传播,2020(20):4-7.
被引量:1
2
张若诗,戴宇婷,孙兆昕.
传统村落保护开发的多维度情感关联评估方法研究——以安徽黄山市歙县阳产土楼为例[J]
.建筑学报,2022(S01):231-238.
被引量:8
3
宋鹏举.
冲突与平衡:媒体报道未决刑事案件的限度[J]
.刑法论丛,2020,6(2):199-216.
4
张晓凤.
自媒体时代,法律文化传播的途径探析[J]
.广东经济,2017,0(10X):224-224.
5
黄成忠.
负面新闻对大学生产生正面影响的路径探析[J]
.湖北社会科学,2011(3):171-173.
被引量:8
6
凌石德.
论负面新闻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理论)(中旬),2011(5):63-64.
被引量:10
7
李慧.
“控负说”在当下的存在逻辑[J]
.青年记者,2011(22):30-31.
8
邢永川,许荣华.
新加坡《海峡时报》关于中国报道的分析[J]
.东南亚纵横,2012(2):66-70.
被引量:4
9
阎怀兰.
负面题材报道中的审丑意识[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2(2):51-52.
10
王文霞.
后现代语境下网络传播对语言张力影响之研究[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7(2):54-56.
同被引文献
8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态蓝皮书[R].2013.
2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
3
周立德.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为什么?[N].辽宁日报,2012-09-17(A10).
4
林升栋等:《中国微博活跃用户研究报告》,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8-10页.
5
McCombs, M.E.& Shaw, D.L., The Agenda-SettingFunctionofMassMedia,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 36, no. 2, 1972, p. 176.
6
冯仕政.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阶级认同与社会稳定——基于中国综合调查的实证研究[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3):127-133.
被引量:49
7
罗伯特·萨顿,闾佳(译).
坏比好更强大[J]
.新智慧(财富版),2011(9):16-16.
被引量:2
8
潘霁,刘晖.
归罪政府与商家:美国主流报纸“中国制造”产品质量问题的报道[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20(6):65-78.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4
1
高辉.
社会反向情绪滋长境遇下的青少年友善价值观培育[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5,17(2):89-91.
2
张敏,宣长春,林升栋.
中国制造在海外社交媒体上的形象研究——基于Twitter上的数据[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5):121-126.
被引量:8
3
吴璟.
融媒体工作室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报业,2020,0(5):86-87.
被引量:2
4
吴璟.
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的海门实践[J]
.媒体融合新观察,2020,0(2):49-5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陆立.
在国际传播作品中基于人性偏好讲好中国故事——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洋河长”的山水梦》为例[J]
.传媒论坛,2020,0(1):146-146.
被引量:1
2
焦越涵.
出境展览影响塑造国家形象因素初探——以“中国古代青铜文明”展为例[J]
.博物院,2023(6):16-24.
3
宋玉书,徐佳.
品牌传播:重建中国制造的新时代形象[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3):117-125.
被引量:7
4
姚君喜.
外籍留学生媒介使用、文化态度对中国制造评价的影响[J]
.当代传播,2020(4):30-34.
5
颜德翔,鄢婷.
学生融媒体工作室的构建和内容生产尝试——以《我们他们》毕设团队为例[J]
.传媒论坛,2020,3(23):5-6.
6
周海宁.
《后浪》青年宣言片反向评价的解释现象学分析[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8(1):57-64.
被引量:1
7
陆佳楠,浦江.
融媒体中心成立视觉工作室必要性分析[J]
.中国报业,2022(5):88-89.
8
王保鲁,赵思卓.
基于扎根理论的跨境电商品牌形象塑造研究[J]
.丝绸,2024,61(5):16-24.
被引量:2
9
陈思弈.
媒介叙事演变下的经济发展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24,15(10):14-16.
10
庞京川.
2016年社交媒体研究综述[J]
.教育传媒研究,2017,0(4):79-83.
1
刘丽君,刘旭,薛景.
网络大V的谣言加速功能研究[J]
.新闻传播,2014,0(7X):214-214.
被引量:1
2
中国兵工学会情报学会198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文摘[J]
.情报理论与实践,1983,6(1):51-61.
3
纪晏平.
关于科技情报工作的功能和目的的探讨[J]
.情报学报,1982,1(1):101-104.
4
纪晏平.
论科技情报工作的社会功能[J]
.情报理论与实践,1982,5(6):18-20.
5
任协成.
论新世纪电视[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5(7):4-6.
6
熊忠辉,葛翔.
电视直播:灾难事件检验下的新闻实践[J]
.视听界,2008(4):42-45.
被引量:5
7
李柱臣.
青海大农业发展战略初探[J]
.资源科学,1988,18(1):11-18.
8
编者的话[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5(7):1-1.
9
蔡曙光.
对发展中国家产生的影响情报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
.山东图书馆学刊,1987(2):2-9.
10
赵燃.
大众传播对武术传承的意义——以初中生为受众群体的探讨[J]
.新闻世界,2011(1):167-168.
今传媒
2013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