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常识化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视角,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常识化问题,明确常识化的概念,阐述常识化的理由,说明常识化的途径,概括常识化的意义。认为常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内容和重要载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艺术和根本归宿;着眼于常理、常情、常态、常年,是思想政治教育常识化的基本路径。认为常识化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三贴近"原则,有利于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假、大、空"的形象,也有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作者 刘社欣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1-34,共4页 The Party Building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Schools
基金 教育部2010年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课题编号10YJA710036) 广东省2010年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课题批准号GD10CMK05)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二级参考文献51

  • 1张剑伟,赵凯荣.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之中国化[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60(1):5-11. 被引量:13
  •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2页.
  • 3中共山东省委讲师团.深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学习(山东),2008,(1).
  • 4凌陈.《十七大报告解读: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华网2007年12月3113,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7-12/31/content_7344886.htm.
  • 5韦克义.《努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广西日报》2007年11月20日.
  • 6蓝蔚青.《努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浙江日报》2009年2月23日.
  • 7王永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品格与大众化诉求》,《光明日报》2009年7月14日.
  • 8李抒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宁波日报》2009年4月6日.
  • 9任理轩.《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走进人民群众》,《人民日报》2009年7月30日.
  • 10罗会德.《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学习时报》2009年8月10日.

共引文献117

同被引文献5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