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纯粹·知性·非崇高——19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诗美建构与诗美形态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930年代现代派诗歌,是从诗思、意境、理趣、语言、形式和美学个性等多方面发展了新诗艺术,促进了新诗艺术美建构的。在诗学上该派具有强烈的"美的偏至"的倾向。这种审美倾向可以用关于诗艺术、诗本体和审美范畴属性的"纯粹"、"知性"和非崇高性等3个关键词来概括。"纯粹"追求克服了初期新诗"审美薄弱"的弊端,"知性"美追求拓展了诗歌的表现范围和深度,增加了诗的审美内涵,非崇高属性反映出现代派诗人在古典优美与现代崇高之外的别一种美学面向。最能体现现代派诗歌典律构成的是戴望舒和卞之琳的诗歌文本。戴、卞二人的诗歌文本真正实现了现代派《诗论零札》和《魏尔伦与象征主义》的诗美目标。
作者 程国君
出处 《长江学术》 2013年第1期6-14,共9页 Yangtze River Academic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袁可嘉.略论卞之琳对新诗艺术的贡献[J].文艺研究,1990(1):75-82. 被引量:40
  • 2卞之琳:《关于(圆宝盒)》第121页,《卞之琳文集》(上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 3荪波.利威斯的三本书[J].新月,1932,4(6).
  • 4哈罗德·尼克逊:《魏尔伦与象征主义》,卞之琳译,《新月》1932年第4期.
  • 5王独清.再谭诗——寄给木天伯奇[J].创造月刊,1926,1(1).
  • 6卞之琳:《雕虫记历序》,《卞之琳文集》第446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共引文献48

同被引文献32

  • 1邓程.困境与出路:对当前新诗的思考[J].文学评论,2007(3):121-124. 被引量:9
  • 2胡适.《评新诗集》,载《胡适文存·二集》卷4,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456页.
  • 3梁宗岱.《新诗底纷歧路口》.《粱宗岱文集》.第2卷,第156页.中央编译出版社、香港天汉图书公司,2003.
  • 4胡适.《谈谈“胡适之体”的诗》.《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第466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
  • 5周作人.《关于看不懂》.《周作人文类编》.卷3,第271页.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
  • 6沈从文.《关于看不懂》.《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142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 7寒生.《文艺大众化与大众文艺》,文振庭编.《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86页.
  • 8朱光潜.《心理上个别的差异与诗的欣赏》,商金林.《朱光潜与中国现代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97页.
  • 9胡适《尝试集·自序》,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9卷第8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
  • 10胡适.《评新诗集》,载《胡适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821页.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