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中国社会早期审美时空格局的形成 被引量: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国美学是农耕文明的产物。这种文明对土地或自然的高度依附,决定了中国人对自然价值的全面肯定,也使自然审美成为最重要的审美取向。以此为背景,中国早期农耕文明对美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农耕生产对土地的固着,使中国人的空间经验有了一个稳定的始点。自仰韶文化始,这种文明率先在黄河中游地区发展出了最成熟的形态,这里遂被视为天下的中心,所谓的空间经验则因此成为从中原出发的经验。其次,黄河中游属于暖温带气候,四季分明。自然界的物候变化使与自然打交道的农耕民族从季节流转中发现了时间。再次,这种时空的交错给中原民族提供了稳定的世界观,决定了他们对外部世界的审美认知及对自身的发现。自此,人、时间、空间成为中国社会早期审美生活的核心要素,并在随后的夏商周时代为中国美学奠定了基本的存在框架。
作者 刘成纪
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2-87,共6页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2010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美学与农耕文明>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共引文献28

同被引文献31

引证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7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