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La^(3+)对枸杞体细胞胚发生及其内源多胺的影响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作者
任红旭
陈雄
王亚馥
机构地区
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20-122,共3页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ZQ- 97- 0 0 3)
关键词
稀土元素
枸杞
体细胞
内源多胺
LA^3+
分类号
S567.01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97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2
1
杨汉民,杜琳.
稀土元素对枸杞体细胞胚诱导频率的影响[J]
.中国稀土学报,1994,12(2):186-188.
被引量:6
2
黄维玉,王亚来,袁林江.
多胺对小麦离体叶片衰老的调节[J]
.Acta Botanica Sinica,1990,32(2):125-132.
被引量:40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宁加贲,肖苏林.
稀土元素应用于黄花菜的效果[J]
.稀土,1989,10(5):52-55.
被引量:18
2
黄维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3期,55页
3
罗广华,植物生理学报,1984年,10卷,175页
4
董建国,植物生理学报,1983年,9卷,383页
5
邵从本,植物生理学通讯,1983年,5期,46页
6
郭伯生,中国稀土学报,1989年,3卷,3期,89页
7
高梁,稀土,1988年,9卷,4期,26页
8
王常华,中国稀土学报,1988年,6卷,1期,71页
9
吴兆明,中国稀土学报,1984年,2卷,2期,75页
10
张在德,彭涛,夏吉珍,陈振德.
稀土元素对大麦种子萌发及幼苗吸收NO_3^-和K^+的影响[J]
.稀土,1990,11(2):26-28.
被引量:32
共引文献
44
1
余涛,支立峰,彭论,李阳生,朱英国.
烟草中一条新的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4,22(4):277-283.
被引量:24
2
王进茂,杨敏生,杨文利,李聪宣.
我国木本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进展[J]
.河北林果研究,2004,19(3):295-301.
被引量:16
3
佘小平,杨建雄,王晓明,胡新爱,崔严,桂美祥.
脱落酸对离体叶片衰老的影响及其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J]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1(1):58-60.
4
胡淑明,张学英,李青云,张洁,葛会波.
多胺与植物耐盐性关系的研究[J]
.河北林果研究,2005,20(2):128-132.
被引量:3
5
贺军民,黄维玉,万秀琴.
Ca^(2+)和亚精胺在莴苣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相互关系[J]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3(2):80-82.
6
许晓风,周路,宋红生,赵正龙.
喷施甲醇对桑树生长及其养蚕成绩的影响[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5,22(1):69-72.
被引量:3
7
覃凤云,吕金印,陆璃,李凤民.
外源精胺对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2006,26(1):86-91.
被引量:9
8
董永华,史吉平,李广敏,商振清.
精胺与亚精胺对光照下玉米离体叶片光合羧化酶活性的影响(简报)[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6,32(4):268-270.
被引量:9
9
刘会宁,李丛玉.
精胺对草莓贮藏保鲜的效应[J]
.特产研究,2006,28(2):50-52.
被引量:5
10
纪秀娥,杜红阳.
多胺与水果、蔬菜贮藏时的冷害关系[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23(5):90-9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97
1
苏应娟,王艇,李雪雁,杨礼香,范国宽,柯亚永,朱建明.
影响南方红豆杉细胞生长及紫杉醇含量的因素[J]
.生态科学,2001,20(4):12-15.
被引量:7
2
元英进,胡宗定.
稀土元素对长春花植物细胞培养的影响[J]
.稀土,1993,14(3):38-40.
被引量:20
3
杨宁生,杨柏云,刘敏,张海峰.
硝酸镧对大花蕙兰(Cymbidiumhybridum)组织培养影响的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1994,18(1):89-92.
被引量:8
4
李丽华,何凤花,爱荣,乌云.
稀土对党参幼苗抗逆性影响的初探[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1994,23(2):66-69.
被引量:3
5
杨汉民,杜琳.
稀土元素对枸杞体细胞胚诱导频率的影响[J]
.中国稀土学报,1994,12(2):186-188.
被引量:6
6
刘选明,周朴华,余平.
杂交水稻体细胞胚诱导与同步化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4,20(4):465-471.
被引量:14
7
程景福,杨柏云,郭惠红,龙珺.
组织培养中硝酸镧对大花蕙兰原球茎超微结构的影响[J]
.江西科学,1995,13(1):27-33.
被引量:3
8
刘洪章,李亚东,郝瑞.
稀土对黑穗醋栗若干生理效应的影响[J]
.中国稀土学报,1995,13(3):283-285.
被引量:16
9
段辉国,袁澍,刘文娟,林宏辉.
多胺与植物逆境胁迫的关系[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5,41(4):531-536.
被引量:37
10
沈文飚,徐朗莱,叶茂炳,张荣铣.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的探讨[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6,32(3):203-205.
被引量:188
引证文献
6
1
张佳琪,王浩宁,陈薇,刘颖,刘田雨,马国淞,李冬杰.
多胺对黑果枸杞体细胞胚高频诱导及同步化发生的影响[J]
.中药材,2022,45(1):27-31.
被引量:2
2
侯思宇,王玉国,孙朝霞.
La(NO_3)_3对马哈利樱桃组培苗快繁的影响[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3):253-255.
被引量:3
3
张秋梅.
稀土对川中岛白桃组织培养的影响研究[J]
.绿色科技,2011,13(3):58-60.
被引量:2
4
杨亚平,杨燕,李海波.
稀土元素对“日川白凤”桃组织培养研究的影响[J]
.现代园艺,2012,35(20):5-5.
5
梅燚,祖艳侠,王薇薇,吴永成,郑佳秋,葛兆建,郭军.
外源亚精胺对高温胁迫下萝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31):33-38.
被引量:7
6
陈颖,谢寅峰,曹福亮.
稀土在组织及细胞培养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3,23(4):380-384.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潘仲巍,江礼挺.
铈存在下导数光谱直接测定钬[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6):1153-1158.
被引量:1
2
张祥胜,于家峰.
稀土对甘草无菌苗形态和SOD酶活的影响[J]
.枣庄学院学报,2007,24(2):82-83.
3
杨燕,彭方仁,岑显超,江荣翠.
楸树腋芽增殖快繁技术研究[J]
.林业科技开发,2008,22(5):65-68.
被引量:11
4
苗永美,简兴,何华奇,许春甲,杨婷.
两种诱导子对菘蓝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的影响[J]
.种子,2010,29(4):16-18.
被引量:1
5
谢寅峰,王莹,张志敏,尚旭岚,杨万霞,方升佐.
镧稀土对青钱柳试管苗生长及生理的调节作用[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38(8):8-10.
被引量:4
6
于永明,王军辉,马建伟,李平英,马丽娜.
LaCl_3对楸树无性系试管苗生长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39(1):31-33.
被引量:15
7
谢寅峰,张志敏,张颖颖,孙朦,尚旭岚,方升佐.
青钱柳愈伤组织增殖[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40(6):16-18.
被引量:7
8
李际红,孟凡志,李鹏飞,姚培娟,亓晓.
多胺及稀土对欧石楠诱导分化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0):45-50.
被引量:3
9
董春英,王瑞.
稀土元素在组织培养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
.湖南林业科技,2013,40(3):71-73.
10
张雪,蔡宇良,慕小倩,何恒流,冯瑛,宛甜.
马哈利樱桃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的发育[J]
.西北植物学报,2013,33(7):1348-1352.
被引量:1
1
郭枫,唐锡华.
水稻胚与胚乳分化发育中的内源多胺[J]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1990,16(2):173-178.
被引量:26
2
王静超,王志琴.
多胺在水稻产量形成与响应逆境中的作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473-4477.
被引量:3
3
匡逢春,萧浪涛,夏石头,李合松,童建华,何长征.
两系杂交稻胚乳内源多胺及其与粒重关系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5):472-475.
被引量:1
4
江行玉,赵可夫,窦君霞.
NaCl胁迫对玉米和演藜时片中内源多胺含量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简报)[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9,35(3):188-190.
被引量:6
5
陆新华,孙光明.
不同肥料处理对剑麻叶片内源多胺的影响研究[J]
.中国麻业科学,2008,30(2):89-93.
被引量:1
6
梁承邺,陈贤丰.
水稻不育系与其保持系花药中的内源多胺和抗氧化代谢[J]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1993,19(1):82-88.
被引量:15
7
黄英金,罗永锋,黄兴作,饶志明,刘宜柏.
水稻灌浆期耐热性的品种间差异及其与剑叶光合特性和内源多胺的关系[J]
.中国水稻科学,1999,13(4):205-210.
被引量:93
8
杨建昌,朱庆森,王志琴,曹显祖.
水稻籽粒中内源多胺及其与籽粒充实和粒重的关系[J]
.作物学报,1997,23(4):385-392.
被引量:43
9
张满效,王邦锡,黄久常.
水分胁迫对小麦叶片内源多胺的累积和乙烯产生的影响[J]
.甘肃科学学报,1995,7(4):33-36.
被引量:7
10
王晓玲,张玉星.
外源水杨酸对鸭梨叶片内源多胺含量的影响[J]
.北方园艺,2011(17):7-9.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