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小肠造影对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间质瘤病例13例。所有病例均作CT小肠造影(口服足量等渗甘露醇水对比剂充盈肠管后行多期增强扫描)。采用多平方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血管生成(AVA)后处理技术显示肿瘤及其周围组织结构,供血动脉及门静脉侧枝循环、动静脉瘘等影像表现。结果发生于十二指肠2例,空肠7例,回肠4例。良性4例,潜在恶性6例,恶性3例。CT表现:腔外型4例,腔内型3例,腔内外型6例。多为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直径2—8em。平扫通常密度均匀,也可不均匀,大者可有中心或偏侧坏死区。增强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静脉期持续明显强化,肿瘤供血动脉均得以显示,5例见门静脉侧枝循环,2例出现动静脉瘘。结论256层螺旋CT小肠造影结合后处理重建功能对小肠间质瘤的定位,定性及肿瘤术前分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出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17期64-65,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