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引进绿豆和红小豆新品种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引进的8个绿豆品种、6个红小豆品种的生育性状、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筛选出综合性状较好的维绿7号、中绿10号、冀绿7号和冀绿9号4个绿豆品种,中红4号、冀红引1号和冀红8937等3个红小豆品种可在德州市推广应用。
作者
王乐政
曹鹏鹏
朱元刚
王士岭
高凤菊
机构地区
山东省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中国种业》
2013年第8期60-62,共3页
China Seed Industry
基金
德州市科技发展项目(20110616)
关键词
绿豆
红小豆
品种
性状
比较
分类号
S5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5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3
参考文献
3
1
辛玉霞,赵奎芳,依倩安.
绿豆品种筛选试验研究[J]
.中国种业,2013(4):67-68.
被引量:3
2
杨延兵,管延安,张华文,刘国贞,宋华东.
引进的绿豆、红小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水平的比较分析[J]
.山东农业科学,2006,38(4):10-11.
被引量:5
3
杨春玲,王阔,关立,侯军红,宋志均,韩勇,葛鹏飞.
绿豆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
.杂粮作物,2005,25(5):314-315.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
7
1
俞世蓉,陆作楣,周毓珍,朱连先.
小麦品种审定中品种的合理评价问题[J]
.中国农业科学,1995,28(3):87-93.
被引量:52
2
苏瑶,胡振大,王美琴,汪德安.
高稳系数法分析水稻新品种高产稳产性[J]
.安徽农业科学,1996,24(2):119-121.
被引量:71
3
马育华.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8..
4
王萍,王罡,季静,陶丹,宋海星,陈玉江,冉彦中,陈孝.
长春种植冬小麦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
.麦类作物,1999,19(3):37-40.
被引量:14
5
刘孝柏.
绿豆品种筛选试验[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39(1):43-44.
被引量:8
6
金文林.
作物区试中品种稳定性评价的秩次分析模型[J]
.作物学报,2000,26(6):925-930.
被引量:82
7
吕中华,黄任中,刘君绍,黄启中,林清,史诗茹.
绿豆优良品种引种筛选试验初报[J]
.西南园艺,2002,30(3):21-22.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29
1
叶卫军,张阴,王沛然,张玲玲,田东丰,吴泽江,周斌.
绿豆5个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J]
.植物学报,2023,58(1):150-158.
被引量:1
2
高小丽,高金锋,冯佰利,柴岩,贾志宽.
不同绿豆品种生育后期叶片衰老的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07,27(5):947-953.
被引量:27
3
刘峰,李建波.
绿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J]
.作物杂志,2010(2):81-83.
被引量:10
4
闫锋.
绿豆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中国种业,2010(5):37-38.
被引量:9
5
李莉,万正煌,陈宏伟,仲建锋,伍广洪.
Effects of Different Population Densities on Yield and Agr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Mung Bean[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0,11(7):62-65.
被引量:6
6
曾玲玲,刘峰,崔秀辉,李清泉,王成,闫锋,赵秀梅,季生栋.
几种杀菌剂防治绿豆根腐病田间药效试验分析[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9):45-47.
被引量:2
7
谢金兰,朱秋珍,刘晓燕,吴建明,梁阗,罗亚伟,刘晓静.
河南几个绿豆品种在广西的表现[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112-5113.
被引量:9
8
王乐政,曹鹏鹏,朱元刚,王士岭,高凤菊.
黑花生新品系引进比较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1):57-58.
被引量:5
9
徐宁,王明海,包淑英,王桂芳,郭中校.
吉林省近年来绿豆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J]
.作物杂志,2013(4):43-47.
被引量:4
10
侯小峰,刘静,王彩萍,左联忠,赵吉平,郭鹏燕,郭兆萍.
绿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J]
.作物杂志,2015(1):53-56.
被引量:33
同被引文献
58
1
高小丽,孙健敏,高金锋,冯佰利,柴岩,王孟.
红小豆丰产性及稳定性综合评价[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8):37-42.
被引量:14
2
贾月慧,金文林,张颖,李庆.
红小豆不同品种养分效率的差异及其机理研究[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4,19(1):32-35.
被引量:8
3
沈玉芳,曲东,王保莉,张兴昌.
干旱胁迫下磷营养对不同作物苗期根系导水率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05,31(2):214-218.
被引量:25
4
张淑兰.
绿豆和红小豆品种比较试验简报[J]
.杂粮作物,2005,25(3):181-182.
被引量:3
5
邓小鹏,张月辰.
河北省小豆研发状况及其发展对策[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0):413-415.
被引量:4
6
张国芹 ,金庆春 ,张万红 .
红小豆品种比较试验[J]
.天津农林科技,2005(6):8-10.
被引量:3
7
邢银田.
红小豆绿豆价上扬 大面积扩种需谨慎[J]
.中国种业,2006(3):19-19.
被引量:1
8
曲善功,李怀军,郝建成.
德州市土壤肥力变化及培肥建议[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06(4):29-31.
被引量:7
9
樊明涛,王银瑞,艾启俊.
绿豆淀粉的提取和绿豆淀粉性质的研究[J]
.北京农学院学报,1996,11(2):57-62.
被引量:34
10
陆增根,戴廷波,姜东,荆奇,吴正贵,周培南,曹卫星.
氮肥运筹对弱筋小麦群体指标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07,33(4):590-597.
被引量:105
引证文献
5
1
常亚芸,赵向阳,蔡志林,陈学荣,蒋建军.
江苏省红小豆新品种比较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5(13):60-61.
2
华方静,王乐政,高凤菊.
中红系列红小豆农艺性状的评价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36-37.
被引量:3
3
杨芳,杨媛,邢宝龙,刘支平.
晋北地区绿豆品种比较试验[J]
.北方农业学报,2016,44(5):47-50.
被引量:6
4
申晓慧.
黑龙江省红小豆生产现状[J]
.中国种业,2017(4):18-19.
被引量:7
5
王乐政,华方静,曹鹏鹏,田艺心,高凤菊.
氮磷钾配施对红小豆干物质积累、产量和效益的影响[J]
.核农学报,2019,0(10):2058-2067.
被引量:18
二级引证文献
33
1
闫广富.
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产量及肥料效应的影响[J]
.基层农技推广,2023(3):36-39.
被引量:5
2
朱慧珺,赵雪英,闫虎斌,张泽燕,张春明,张耀文.
绿豆品种联合鉴定试验与评价[J]
.山西农业科学,2017,45(9):1445-1448.
被引量:5
3
申晓慧,冯鹏,李如来.
红小豆品种数量性状对育种遗传改良研究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4):18-20.
被引量:6
4
朱慧珺,赵雪英,闫虎斌,张泽燕,张春明,张耀文.
39个绿豆新品系品种比较试验[J]
.山西农业科学,2019,47(7):1178-1181.
被引量:4
5
余弟峰,张贤菊,唐桂林,余承良,林剑,杨艳.
沿淮地区绿豆新品种联合鉴定生产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9,0(14):42-43.
6
冯梅,肖贵,王梅春,墨金萍,连荣芳.
36份绿豆品种资源在定西市安定区的引种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9,0(17):49-50.
被引量:1
7
童长春,刘晓静,蔺芳,于铁峰.
基于平衡施肥的紫花苜蓿光合特性及光合因子的产量效应研究[J]
.草业学报,2020,29(8):70-80.
被引量:11
8
吴勇,刘晓静,蔺芳,童长春.
河西荒漠灌区紫花苜蓿施肥效应及其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的经济效益研究[J]
.草业学报,2020,29(9):94-105.
被引量:4
9
卢明艳,宋锋惠,史彦江,王灵哲,罗达,张晋.
氮磷钾配施对平欧杂交种榛果实发育时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2020,57(8):1457-1464.
被引量:4
10
王舒,万平,吕国丽,蔡鑫鑫,谭娟.
高纬寒地种植京农小豆品种筛选与农艺性状初步评价[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0(10):30-33.
1
祝云英.
河北选育成功红小豆新品种[J]
.农村百事通,2006(15):27-27.
2
辛学敏,包强,姜超,杨勇,吴亚晶.
红小豆品种建红4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2):148-148.
被引量:2
3
郭溦.
红小豆新品种陇红小豆1号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2013,44(9):8-9.
被引量:3
4
冀红12号[J]
.现代农村科技,2013(2):79-79.
5
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绿豆、红小豆新品种通过专家鉴定[J]
.现代农村科技,2013(22).
6
红小豆新品种“晋小豆6号”[J]
.农村科学实验,2015,0(2):46-46.
7
红小豆新品种 京农6号[J]
.北京农业(上旬刊),2009(9):41-41.
8
晓雅.
红小豆新品种“津红820039”[J]
.农村科技开发,2003(2):38-38.
9
冀红12号[J]
.现代农村科技,2014(3):37-37.
被引量:2
10
王明海,郭中校.
绿豆和红小豆新品种产量和密度试验初报[J]
.现代农业科技,2006(07S):85-85.
被引量:4
中国种业
2013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