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支气管哮喘发生机理及中医药疗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实验研究三方面综述了其在近 10年来的进展情况 。
作者
吴倩茹
王健民
机构地区
浙江中医学院
出处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5期75-77,共3页
Journal of Zhejia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哮喘
中医药治疗
辨证论治
中医病因
分类号
R256.12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4
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498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26
1
姚俊彪.
活血解毒法加解痉剂治疗支气管哮喘45例分析[J]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7,9(2):71-71.
被引量:6
2
陈玉龙,邱晓荣,尹超英.
从瘀血谈支气管哮喘证治[J]
.河南中医药学刊,1998,13(1):19-21.
被引量:4
3
方永奇,黄可儿,李小兵.
痰证的血液循环特征初探[J]
.湖北中医杂志,1992,14(6):33-34.
被引量:107
4
施红,张颖.
邵长荣从体质论治哮喘[J]
.辽宁中医杂志,1997,24(10):446-447.
被引量:21
5
张树一,顾美琴,吴敏,阎秀菊.
中药平喘1号治疗小儿热证哮喘的疗效观察:附120例分析[J]
.临床儿科杂志,1992,10(2):112-114.
被引量:5
6
李雅琴.
射干麻黄汤的临床应用[J]
.中成药,1997,19(9):25-26.
被引量:6
7
王有奎.
以理肺补肾法治疗208例支气管哮喘[J]
.中医药研究,1991,7(6):48-49.
被引量:5
8
武维平,田秀英.
调肝理肺法治疗哮喘174例临床观察[J]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0,13(4):19-20.
被引量:13
9
刘士敬,朱倩.
泻肾法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中的运用[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7,20(2):29-31.
被引量:7
10
许德金,王琦,许爱兰,韩萍,陆琳.
丹参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及血液流变学的研究观察[J]
.江苏中医,1992,13(9):38-40.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34
1
姚苏杭,许以平,沈吕南,朱丽君,朱银鹰,张海玲.
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试验与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过敏性哮喘诊断中的比较研究[J]
.上海免疫学杂志,1993,13(6):357-358.
被引量:4
2
沈自尹.
中西医结合防治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结合防与治[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5):296-297.
被引量:18
3
胡克.
糖皮质激素受体与支气管哮喘[J]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4,14(2):61-63.
被引量:10
4
袁风仙,郭存九,王加玑,白梅.
冠心病与血清脂质关系的探讨[J]
.山西医药杂志,1994,23(2):92-93.
被引量:2
5
邵长荣,陈凤鸣,唐忆星,李靖阳,张惠勇,于蔚林,李培成,许峰,章崇仪.
川芎平喘合剂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及实验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8):465-468.
被引量:41
6
高锦团.
雷公藤多甙治疗激素依赖型阿斯匹林性哮喘36例[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12):727-729.
被引量:14
7
宓穗卿,李杰芬.
寻找应用于治疗哮喘病的汉方药柴朴汤中的生物活性成分[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4,5(4):51-55.
被引量:14
8
张洪春.
祛风解痉法治疗哮喘病的临床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8(4):27-29.
被引量:13
9
王炳文,杨瑞玲,王秀献.
活血化瘀为主治疗顽固性哮喘52例[J]
.国医论坛,1995,10(5):38-38.
被引量:12
10
蔡定芳,沈自尹,张玲娟,陈晓红,堀口贞次郎,小岛晓,井上昌辉.
右归饮对皮质酮大鼠细胞免疫及细胞因子的影响[J]
.中国免疫学杂志,1995,11(4):248-252.
被引量:48
共引文献
498
1
刘红娟,向美英,杨燕妮,梁定仁,李凯风.
壮医老年体质分型研究[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3,29(8):66-68.
2
胡若璐(综述),王小颖(综述),张彤(审校),赵文军(审校).
基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从脏腑辨证角度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病机制[J]
.中华男科学杂志,2024,30(3):261-265.
3
沈雁,王立玉.
益心汤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0):120-123.
被引量:9
4
刘先璐,刘悦,王洋,李佳,刘成功,张哲,杨关林.
基于多元统计的痰证相关客观指标本质分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20(5):8-12.
被引量:15
5
燕书琴.
富马酸酮替芬治疗哮喘180例的临床观察[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250-250.
6
唐俊.
小儿热哮证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
.科学养生,2019,22(9):295-296.
7
熊丽,张琦.
痰瘀互结病机与疑难杂病重症研究进展[J]
.河北中医,2007,29(8):763-764.
被引量:5
8
史利卿,马建岭.
支气管哮喘免疫紊乱的中医药调整作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5,12(5):40-42.
被引量:8
9
赵蓓,史锁芳.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作用机理的研究概况[J]
.中医研究,2004,17(3):61-63.
被引量:4
10
吴力萍,龚晓强,陶连方.
中西医结合抗衰老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7,5(3):80-8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7
1
李刚,柳春,魏庆宇,李德新.
补脾益气方药对哮喘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内皮素-1及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2):22-24.
被引量:8
2
李毅精 边建半 刘芳英.心理社会因素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88,36(11):134-134.
3
黄少丹,钟南山.
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支气管炎症及变态反应特征[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5):283-286.
被引量:215
4
崔红生,武维屏,赵燕荣,张立山,冯淬灵.
哮喘宁煎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1):57-60.
被引量:25
5
周盈.
综观小儿哮喘中西医治疗[J]
.新疆中医药,1999,17(2):9-10.
被引量:5
6
刘贵云,向华林,米仁贤,黄利莎,王青.
治喘伏贴灵治疗小儿哮喘139例疗效观察[J]
.中医杂志,1999,40(8):474-475.
被引量:21
7
徐绿萍,周近放.
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218例疗效观察[J]
.河北中医,2001,23(5):367-368.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3
1
施小敏,唐运涛,喻洪钢,赵寿宁,张德蓉.
儿哮散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研究[J]
.四川中医,2005,23(4):65-66.
被引量:13
2
林玉珍,凌小浩,何杰深,黄振炎,赖莹莹.
疏肝理肺法对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心理状态和细胞因子的影响[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9,9(3):26-27.
被引量:1
3
辛立诚,王宁,杨梅,刘平,杜杰,孙建平.
益肺定喘胶囊祛痰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3,37(2):128-130.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杨春洁.
儿童支气管哮喘中医中西医结合近期治疗概况[J]
.河北中医,2005,27(9):712-714.
被引量:3
2
于圆圆,刘孝忠,黄玉克.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缓解期小儿哮喘的近况[J]
.现代中医药,2007,27(6):64-67.
被引量:4
3
陈焱,赵霞.
针灸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近况[J]
.内蒙古中医药,2008,27(4):35-37.
被引量:4
4
滕绘敏,邓丽莎.
小儿哮喘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近况[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0):60-62.
被引量:5
5
邹积宝,孙永强.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J]
.中医外治杂志,2009,18(1):52-53.
被引量:25
6
潘冰,王孟清.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儿童哮喘的研究进展[J]
.中医儿科杂志,2009,5(5):50-52.
7
程洁.
中医药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研究进展[J]
.河北中医,2009,31(11):1747-1749.
被引量:4
8
卢海燕,赵霞.
小儿哮喘缓解期中医药防治现状及展望[J]
.中医学报,2010,25(1):188-190.
被引量:10
9
董莉,孙喜山,李爱萍.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外治法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7):1927-1929.
被引量:7
10
田彦,崔红生.
支气管哮喘从肝论治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4):552-554.
被引量:7
1
施明仙.
月经失调与肥胖症的病因病机探讨[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24(4):24-25.
2
耿素梅,杨莉华.
七情与疾病刍议[J]
.中华中医药学刊,1998,22(4):10-11.
3
滕中光.
贫血的辨证论治[J]
.中国社区医师,2002,18(10):34-34.
4
项翠华.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探讨[J]
.新疆中医药,2000,18(3):7-8.
被引量:5
5
余国俊.
厌食4个月[J]
.中国乡村医生,1999,15(11):33-34.
6
兰林达.
谈谈重症肌无力[J]
.家庭中医药,2002,9(3):10-17.
7
草人.
漫话带状疱疹[J]
.家庭中医药,2000,7(6):20-21.
8
刘涛,宋敏,龚彦龙,董万涛.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6,33(5):78-80.
被引量:17
9
杨朝阳.
痰瘀互结与衰老的关系[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9,9(3):37-38.
被引量:5
10
王危危,刘华生.
新环境下的中医病因理论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4):906-907.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