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审美无功利与环境审美模式的理论建构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环境美学发展过程中可以将环境审美模式归纳为对象模式、景观模式、自然环境模式、介入模式、神秘模式、唤醒模式、非审美模式、后现代模式、多元模式、形而上学的想象模式十种方式,但由于在环境审美模式的理论建构过程中,环境美学将审美无功利作为其理论批驳的标靶,因此,艾伦·卡尔松的自然环境模式与阿诺德·柏林特的介入模式获得了更多的理论生长空间,成为目前环境审美模式的主流理论。以卡尔松的自然环境模式与伯林特的介入模式作为理论考察的主要对象,
作者 陈国雄
机构地区 中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4-109,共6页 Philosophical Trend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环境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价值研究"(10CZW008)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中的中国环境美学发展研究"(11YBA330)的资助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0

  • 1Allen Carlson, Aesthetics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Appreciation of Nature, Art and Architec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pp. 5- 15.
  • 2阿诺德·伯林特:《美学再思考——激进的美学与艺术学论文》,肖双荣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第55页.
  • 3阿诺德·伯林特:《生活中景观中——走向一种环境美学》,陈盼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第27—28页;第25页.
  • 4艾伦·卡尔松:《欣赏与自然环境》,《从自然到人文——艾伦·卡尔松环境美学论文选》,薛富兴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第45页;第48页.
  • 5Allen Carlson, Aesthetics and the Environment : The Appreciation of Nature, Art and Architec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p. 106, p. 238, p. 104.
  • 6Arnold Berleant, Aesthetics and Environment : Theme and Variations on Art and Culture, Ashgate Pub. Ltd, 2005, p. 5, p. 19, pp. 169 - 170.
  • 7Yuriko Saito, Appreciating Nature On Its Own Terms, See Allen Carlson & Arnold Berleant, The Aesthetics of Natural Environments, Canada: Broadview Press, 2004, p. 143.
  • 8Yi-Fu Tuan, Topophilia, A Studh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ttitudes and Values,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1974, p. 96.
  • 9杜威.《艺术即经验》,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6页.
  • 10Arnold Berleant, The Sensuous and Sensual in the Aesthetics, 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Vol. 23, No. 2 Winter, 1964, pp. 185 - 192.

二级参考文献3

  • 1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33.
  • 2王阳明全集: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 3彭锋.审美经验作为呈现经验[A].高建平,王柯平.美学与文化·东方与西方[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