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氟罗沙星注射液的含量
被引量:4
出处
《兰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3-14,共2页
Journal of Lanzhou Medical College
二级参考文献5
1 Guan L,中国抗生素杂志,1995年,20卷,26页
2 姜素椿,中国抗生素杂志,1995年,20卷,91页
3 张致平,中国抗生素杂志,1995年,20卷,79页
4 施耀国,中国抗生素杂志,1994年,19卷,248页
5 张菁,中国抗生素杂志,1993年,18卷,334页
共引文献19
1 徐立,倪素贤,杨明,孙湘,马继红.氟罗沙星与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比较[J] .药学实践杂志,2000,18(4):201-202. 被引量:1
2 陈瑛,张锋,韩莹旻.氟罗沙星注射液与常用药物配伍稳定性[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06,9(1):40-42. 被引量:8
3 汤强,谭艳,赵锦花,胡本容,杨德隆,陈汇,向继洲.氟罗沙星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9):1069-1072. 被引量:3
4 王华,彭震,王靖.复方丹参注射液与氟罗沙星之间存在配伍禁忌[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2):3118-3118. 被引量:4
5 李月梅,沈惠明.10%氟罗沙星注射液与六种输液配伍稳定性考察[J] .华西药学杂志,1998,13(1):69-70. 被引量:18
6 余春艳,郑经川,干梦九.国产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临床评价[J] .中国抗生素杂志,1998,23(1):56-60. 被引量:4
7 王海涛,王兰萍,张丽香.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注射用丹参存在配伍禁忌[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9,9(11):1083-1083. 被引量:1
8 施毅,夏锡荣,肖鑫武,高建平,邵海枫,李珍大,黄建安,钱润卿.国产氟罗沙星注射液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研究[J] .医学研究生学报,1998,11(4):3-7.
9 施毅,夏锡荣,肖鑫武,高建平,邵海枫,李珍大.氟罗沙星与环丙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比较[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0,19(1):15-18. 被引量:18
10 马建丽,王世岭,周亮,文仲光,杨红明,张晚霞.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随机对照治疗细菌性感染69例[J] .解放军药学学报,2000,16(6):335-33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11
1 [1]徐叔云.临床药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60~361
2 Wang J P,Zhou J,Du L M.Fluorescence characteristic of fleroxacin in micellar system and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J/OL].Chemical Journal on Internet,2002,4(6):28~30.
3 常志初,蒋勤,朱法中.乳酸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配制及含量测定[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1998,15(2):62-63. 被引量:5
4 张素梅,杜永康.交流示波极谱滴定法测定氟罗沙星[J] .药物分析杂志,1998,18(S1):103-104. 被引量:1
5 张瑞萍,王素芳,藩景浩.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氟罗沙星片的含量[J] .中国抗生素杂志,1998,23(6):431-432. 被引量:9
6 张西茹,姜建国,赫晓军.氟罗沙星注射液含量的HPLC和UV测定[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9,30(1):32-34. 被引量:9
7 仲宣惟.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氟罗沙星胶囊含量[J] .天津药学,2000,12(3):65-66. 被引量:3
8 缪谦,程雅倩,项光其,何道法.吸附转移溶出伏安法测定氟罗沙星注射液含量[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2,14(5):593-595. 被引量:2
9 陈帆,丁林,张淑丹,林慧亚.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人尿中氟罗沙星的含量[J] .华西药学杂志,2003,18(1):55-56. 被引量:4
10 杜黎明,范哲锋,张瑞凤.荷移反应-荧光光谱法测定氟罗沙星[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3,23(2):328-330. 被引量:9
引证文献4
1 梁陈方,肖萍,孟艳艳.乳酸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研制及质量控制[J] .医学文选,2004,23(4):426-428.
2 李胜,姚俊学,敖登高娃.氟罗沙星的分光光度法研究及应用[J]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6(3):274-276. 被引量:5
3 敖登高娃,刘惠民.氟罗沙星在胶束体系中的荧光特性研究及应用[J]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7(5):513-515. 被引量:4
4 司梁宏,张梅,谈恒山.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对光的稳定性[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10):637-637.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14
1 柴逸峰,吴玉田,李翔.药物分析(Ⅱ)[J] .分析试验室,2004,23(7):72-92. 被引量:4
2 柴逸峰,吴玉田,李翔.药物分析(Ⅰ)[J] .分析试验室,2004,23(6):71-92. 被引量:1
3 陈金月,文隽,龚敏阳,梁丽英.不同光照对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J] .中国药房,2005,16(6):459-460. 被引量:11
4 王传平,孙舒婷,张丽娜,陈欣,魏琴.光度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J]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07,13(3):169-173. 被引量:5
5 蔡卓,甘宾宾,李斯光,赵静.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抗生素类药物分析中的应用[J] .化工技术与开发,2007,36(12):24-27. 被引量:9
6 王春芳,常威.滴注过程中应注意避光的药品[J] .中国药事,2008,22(1):77-79. 被引量:31
7 朱平,李娜,原庆泓.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氟罗沙星的含量[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39(2):152-154. 被引量:3
8 马卫兴,许瑞波,孙吉佑.药物分析中的显色反应[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2):266-267. 被引量:2
9 吴杲.静脉用药不合理的原因分析[J] .中国药业,2009,18(20):63-65. 被引量:5
10 王永利,张江伟,王立华,敖登高娃,黄慧婷,李美红.荧光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2):253-255. 被引量:16
1 汪莉.氟罗沙星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J] .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2,10(2):50-50. 被引量:1
2 黄洁敏.氟罗沙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J]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2002,3(14):92-93.
3 王燕燕,杨洪发.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氟罗沙星注射液的含量[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24(8):505-505. 被引量:2
4 陈蓉,郑传痴,陈灵,周小爽.氟罗沙星注射液在4种输液中的稳定性[J] .青海医药杂志,2000,30(11):61-62.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