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欧化”时期日本中国观的转变及中日关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国和日本地理位置相互毗邻,两国也有2000多年的交往历史。目前,中日关系也是两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双边关系之一。明治维新后日本向西方学习,这其中也反应了日本"中国观"的转变。欧化时期的历史是日本重新定义自身、定义同亚洲的关系以及同欧洲关系的时期,这期间日本对中国的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其规律表现为当中日之间的位阶处于中国强而日本弱的时候,日本仰视中国,并努力向中国看齐;当中日之间的位阶是日本渐渐强大中国衰微时,日本又转变自己学习的对象,这种变化体现了"实用主义"的态度,也表现在日本的对华政策上。本文从历史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较为清楚地整理和分析日本中国观转变的两个过程,从日本的国民性、地理因素方面分析日本这种中国观转变的原因,以期对中日外交关系有借鉴意义。
作者 李昕
机构地区 兰州大学
出处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第8期73-76,共4页 Journal of Liaoning Academy of Governanc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6

  • 1石之瑜,黄佳宁.《不是东方:日本中国认识中的自我与欧洲性》[M].台湾:国立台湾大学政治系中国大陆暨两岸关系教学与研究中心发行.2009年11月:61.
  • 2M. Cullen. < history of japan, 1582 - 1941 internal and ex- temal worlds > [ M ]. published b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he first edition :39.
  • 3http ://www. columbia, edu/: wtdl/w4030/sjt/'Ch29, pdf[ J ].Englebert Kaempfer. < A History of Japan > vol. III,p85 -94.
  • 4《明治正史》第20编.《现代日本思想史》[M].第2卷:108.
  • 5石之瑜,黄佳宁.《不是东方:日本中国认识中的自我与欧洲性》[M].台湾:园立台湾大学政治系中国大陆暨两岸关系教学与研究中心发行.2009年11月:32.
  • 6《化被天下-滨下武志朝贡体系的深层认知》[J].原文出处:孙歌《亚洲意味着什么-文化问的日本》4,33.
  • 7[日]井上清.《白本军国主义》[M].第2册.商务印书馆.1985年.中译本:8.
  • 8石之瑜,黄佳宁.《不是东方:13本中国认识中的自我与欧洲性》[M].台湾:国立台湾大学政治系中国大陆暨两岸关系教学与研究中心发行.2009年11月:57.
  • 9福泽谕吉:脱亚论http://dt.bokee.com/4889095.html.[EB/OL]林思云译. 叶渭渠.《13本文化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p322.访问时间2012年3月21日.
  • 10[日]铃木正,[中]卞崇道,王守华等.《日本近代大哲学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95.

二级参考文献16

  • 1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387页.
  • 2松田毅一『南蛮巡礼』、朝文社、1991年、207页.
  • 3海老沢有道『カトリツクの伝来』、『日本思想史大系』第25巻、岩波書店、521頁.
  • 4松田毅一.『天正遣欧使節』、講談社、1999年.
  • 5『慶長遣欧使節--德川家康と南蛮人』、朝文社、2002年.
  • 6小倉貞男『朱印船時代の日本人消ぇた東南アジア日本人町の謎』、中央公論社、1989年.
  • 7鲇沢信太郎·大久保利謙編『鎖国時代日本人の海外知識』、原書房、1978年.
  • 8鳥井裕美子「近世日本のアジア認識」、溝口雄三など編『交錯するアジア』所収、東京大学出版会、1993年、232-247頁.
  • 9鳥井裕美子「近世日本のアジア認識」、溝口雄三など編『交錯するアジア』所収、東京大学出版会、1993年、230頁、233頁.
  • 10《隋书列传第四十六东夷》,《隋书》第六册,中华书局,1974年,第1827页.

共引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