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孔子的学习观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浅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孔子的学习观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其核心归根结底是"以学促德"。根据当下大学生中存在的学习目的、态度和方法方面的问题,有必要将孔子的学习观与时俱进地传承发扬,正确处理知识学习与德性培养、教师教与学生学、自我认知与立志成才、好学与乐学四个方面的关系。
作者
赵铮
舒江华
机构地区
上海电力学院
上海电力学院社科部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3年第8期139-140,共2页
Aesthetics
基金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儒家论理对大学生幸福观的影响研究>(11JDSZ3020)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学习观
学风建设
孔子
高校
学习目的
与时俱进
德性培养
知识学习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释学山.
浅谈孔子的“学习之道”[J]
.南方论刊,2013(2):50-52.
被引量:3
2
桑哲.
孔子学习思想类解——以《论语》为例[J]
.教育学报,2012,8(5):107-111.
被引量:1
3
范晓然.
孔子的学习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意义[J]
.沧桑,2009(1):212-213.
被引量:2
4
吴振良,苏兴,陈智明,石阳,何进平,曹希绅(指导教师),徐春骐(指导教师).
大学生学习动机和态度调查[J]
.中国地质教育,2006,15(2):109-111.
被引量:26
5
马玉女,张兰欣,胡适军.
浙江省高校大学生学习态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24(5):49-51.
被引量:24
6
余华,黄镇根.
论孔子教学观的四个关系[J]
.求索,2004(8):148-150.
被引量:1
7
张新民.
生命成长与境界自由——《论语》释读之一[J]
.孔子研究,1998(4):4-17.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潘玲.
对孔子学习过程思想的探讨[J]
.黑龙江高教研究,1991,9(2):100-103.
被引量:1
2
马玉女,张兰欣,胡适军.
浙江省高校大学生学习态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24(5):49-51.
被引量:24
3
吴振良,苏兴,陈智明,石阳,何进平,曹希绅(指导教师),徐春骐(指导教师).
大学生学习动机和态度调查[J]
.中国地质教育,2006,15(2):109-111.
被引量:26
4
[1]周济.继往开来再创辉煌--二○○四年新年献辞[N]. 中国教育报,2004-01-01(1).
5
陈煜."一页开卷"考试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创新专辑),2003,(6):81-82.
6
.《毛泽东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页.
7
.《礼记·学记》[M].,..
8
论语集注[A].朱熹.四书集注[M].湖南:岳麓书社出版,1985.153.
9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0
祁小梅.
大学生自主学习要素浅论[J]
.经济师,2004(5):105-106.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59
1
钱静珠.
浅论大学生的化工学习[J]
.科教导刊,2014(4):163-164.
2
宋庆喜,魏彦红.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学习意识与行为及改进策略[J]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5-7.
被引量:1
3
齐爱军,孙占奎.
乐教而非诗教的人生之境艺术观——孔子美学思想再思考[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3(4):423-428.
被引量:3
4
平飞.
礼·仁·中·生:儒家道德自由如何可能[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3):112-115.
被引量:1
5
朱发仁,傅新民.
高职学生心理行为研究综述[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4):66-69.
被引量:11
6
朱发仁,傅新民.
高职学生心理行为研究综述[J]
.职业教育研究,2005(12):52-53.
被引量:6
7
王丹.
孔子的主体性学习探析[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9(1):29-32.
8
张宏兵,张发明,宋汉周.
地质工程专业定位引发人才培养方案革新的思考[J]
.中国地质教育,2007,16(2):34-37.
被引量:6
9
孙亚云.
大学生学习态度问题研究[J]
.经济师,2006(8):114-115.
被引量:47
10
赵金辉,吴倩岚,吕子全,陈建伟,陈兴芝.
影响大学新生学习态度的因素分析[J]
.医学与社会,2008,21(7):58-60.
被引量:5
1
黄翠新.
道德实践:大学生德性培养之路径[J]
.钦州学院学报,2009,24(2):65-68.
被引量:1
2
吴丽英.
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影响浅析[J]
.池州师专学报,2000,14(3):84-85.
被引量:4
3
黄华彩.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浅析[J]
.宜春学院学报,2003,25(4):53-56.
被引量:2
4
唐文文.
无意识德育:德性培养新路径[J]
.天津教育,2012(2):43-44.
5
张文勇.
中学生道德教育方法探析[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89-89.
6
谢翌.
高中会考体验个案研究[J]
.教育科学研究,2009(6):49-51.
被引量:1
7
张春霞.
复杂视阈下的中小学德育管理低效化探析[J]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12):45-47.
被引量:1
8
宋春玲,郭学文,刘素林.
网络发展对高校“两课”实效性影响浅析[J]
.经济师,2003(10):97-97.
被引量:2
9
申佩.
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浅析[J]
.读书文摘(中),2016(8):150-151.
10
苗忠义.
慕课(MOOC)对大学教育影响浅析[J]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14,28(4):84-86.
被引量:18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3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