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文学史的张力与限度——以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为中心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与1997年出版的同名文学史相比(1),严家炎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把新文学的历史起点向前推进了十年。这一表述方式在字面上越出了"二十世纪",背后却突出了新文学的内在整体性。文学史版图与坐标的位移,催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意识。在现有的知识生产体制内,文学史谱系重述一方面是学科体制内的自我推进,另一方面直接与外部历史文化逻辑相呼应。在新的历史图景中,“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从问题到方法都发生了历史嬗变,学科的问题空间进一步开放。
作者 李建周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9-63,共5页
基金 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先锋文学的兴起"(HB2011QR65)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9

二级参考文献24

  • 1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起讫时间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1986(5):175-186. 被引量:31
  • 2王安忆.自述[J].小说评论,2003(3):30-33. 被引量:21
  • 3钱理群.我们所走过的道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00期回顾[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4):1-67. 被引量:9
  • 4王富仁.“新国学”论纲(中)[J].社会科学战线,2005(2):89-111. 被引量:20
  • 5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A]..《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C].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23-127.
  • 6鲁迅.《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A]..《鲁迅全集》第6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第556-557页.
  • 7胡适.《充分世界化与全盘西化》[A]..《胡适文集》第5卷[C].北京大学出版社,.第453-455页.
  • 8王晴佳.《(当代中国史学)导读》[A].见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C].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 9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A]..《傅斯年全集》第4卷[C].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版.第266页.
  • 10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22-123页.

共引文献908

同被引文献10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