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教育:难解的乌托邦情结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教育因其表现着对“不在场”的未来价值理想的不懈追求 ,因而具有鲜明的乌托邦精神。教育的乌托邦精神铸就了教育的超越品性 。
作者
孙传宏
孙元涛
机构地区
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6,共5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关键词
教育
难解
乌托邦情结
分类号
G40-01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0
同被引文献
53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1
《上海教育科研》1998年第1~12期总目录[J]
.上海教育科研,1998(12):47-49.
被引量:3
2
杨昌勇.
也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对鲁洁教授“超越论”的商榷[J]
.教育研究,1997,18(3):27-32.
被引量:49
3
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共引文献
50
1
刘玉兰.
学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探析[J]
.西部法学评论,2006(2):131-132.
被引量:3
2
庞学光.
论教育之超越[J]
.教育研究,1998,19(11):16-18.
被引量:30
3
朱建童,李国军.
学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探析[J]
.北方论丛,1999(5):140-142.
被引量:3
4
黎君.
教育之适应与超越的哲学界说[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2):23-27.
被引量:10
5
张楚廷.
以人为本与教育学改造[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5):6-10.
被引量:23
6
段志光.
论当代大学新生的适应教育[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6(10):85-88.
被引量:4
7
刘向红.
愉快教育探微[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19(2):67-70.
8
陈淑芳.
期镍周评[J]
.中国金属通报,2006(29):17-17.
9
曾金霞.
论教育与和谐发展[J]
.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1(3):58-62.
被引量:3
10
冯建军,高德胜,赵志毅.
用生命谱写教育学——鲁洁教授学术思想记述[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4):10-17.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53
1
贺来.
乌托邦精神:人与哲学的根本精神[J]
.学术月刊,1997,29(9):16-21.
被引量:17
2
金泰昌,何培忠.
世纪大转换时期关于教育的思考(上)[J]
.国外社会科学,1996(1):32-36.
被引量:8
3
宋绍柱.
教育的“功利之魅”与知识分子的“良知之致”[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28(4):3-4.
被引量:7
4
杨清.
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两个误区及出路[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8(1):45-48.
被引量:7
5
俞吾金 陈学名.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6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4.
7
[1]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
8
[2]杨适.中西人论的冲突--文化比较的一种新探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9
[5]学会生存[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0
[7]扈中平,刘朝晖等.挑战与应答-20世纪的教育目的观[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引证文献
6
1
郭捷.
重视大学本体功能 培养全面发展人才[J]
.中国高教研究,2007(3):31-34.
被引量:6
2
王文凤.
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与超越[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8(2):33-35.
被引量:2
3
杜雨来.
关于新时期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合适时间和合适德育课本的探讨[J]
.学理论,2010(21):233-234.
4
庞桂美.
乌托邦与教育:“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启示[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2):91-94.
5
程广文.
乌托邦精神:教育活动源动力[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2(3):5-9.
6
牛国林.
论教育人性化[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2):103-10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孔明玉.
方兴未艾的高教研究——本期高教研究专版编后记[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6(10):153-154.
2
徐如祥,周振军,黄震,祝火盛,王向宇.
提高医学本科生临床教学质量的体会[J]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0Z):113-113.
被引量:3
3
崔庆玲,刘常云.
大学教育目的与应用型人才培养[J]
.纺织教育,2008(1):12-14.
被引量:7
4
管峰,叶子弘,张明洲,俞晓平.
论高校生物学专业“3+1”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科技创新导报,2008,5(20):194-194.
被引量:3
5
陈井婷.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之我见[J]
.江苏教育研究,2010(9):13-16.
被引量:1
6
周桑杰.
高等师范中文专业课程教学探讨[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7):221-221.
7
黄洪华,马岳勇.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及其现实诉求[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25(1):30-34.
被引量:1
8
黄光杰.
人性化教育:现代教育的不易旨归[J]
.教育评论,2013(3):15-17.
被引量:2
9
糜海波.
教育人道主义的伦理精神与价值取向[J]
.教育探索,2016(7):13-16.
被引量:3
10
孙昊亮.
论大学法学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
.法学教育研究,2010(1):149-162.
被引量:1
1
刘晓婷,杨延东.
幸福:教育的乌托邦精神[J]
.西南教育论丛,2008(3):1-3.
2
程广文.
乌托邦精神:教育活动源动力[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2(3):5-9.
3
郭三玲.
论教育的乌托邦精神[J]
.理论月刊,2004(4):89-91.
被引量:1
4
廉欢,赵颖.
何以幸福与以何幸福:教育的乌托邦精神[J]
.现代教育论丛,2008(2):69-72.
被引量:4
5
孙元涛.
乌托邦精神与教育——关于教育价值理想的哲学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22-26.
被引量:5
6
王薇.
教育的工具理性化和乌托邦精神[J]
.武夷学院学报,2008,27(4):91-93.
7
高水红.
教科书话语呈现的蒙太奇——作为一种整体性策略[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2):1-6.
被引量:8
8
刘茹.
教育:必要的乌托邦和可能存在的问题[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66-268.
9
许建美.
改造主义的学习理论——一种理性与激情交融的学习哲学[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2):4-6.
10
郝德永.
乌托邦—当代教育的根本品质[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04-108.
被引量:28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