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写实主义到新浪漫主义:茅盾的译介话语分析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任何话语都是一种权力关系或场域张力关系的展现。言说者要说什么和怎样来说,是由他在场域中的位置所决定的。1920年,茅盾先后撰文提倡译介写实主义和新浪漫主义,其意图历来众说纷纭。依据布迪厄的语言观,分析茅盾在这一阶段的译介话语及言说策略,认为茅盾的译介选择出于资本积累的需要和由他在文学场中的位置所决定,也是他和赞助者商务印书馆、新文学同人之间"协商"的结果。由此,茅盾的译介提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种言说的需要。
作者 陆志国
出处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0期110-113,共4页 Journal of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袁荻涌.茅盾早期对西方文学的研究与介绍[j].开封大学学报,1997(2).
  • 2张业松.青年茅盾:从"文学新青年"到"阶级艺术家"[J].浙江学刊,2001(3).
  • 3周兴华.致用:倾斜的文学天平——茅盾早期文论的基本特色[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6. 被引量:1
  • 4茅盾.茅盾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 5陈独秀.《现代欧洲文艺史谭》[J].青年杂志,1915,1.
  • 6厨川白村.文艺的进化[J].朱希祖,译.新青年,1919(6).
  • 7张元济.张元济日记[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386.
  • 8布迪厄.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M].褚思真,刘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 9茅盾.夜读偶记[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56.
  • 10王中忱.论茅盾与新浪漫主义文学思潮[J].浙江学刊,1985(4):60-67.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43

共引文献67

同被引文献40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