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国际大型测评的评价设计对我国中学化学教学评价的启示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TIMSS、PISA、NAEP这3个国际大型测评的最新科学测评框架和有代表性的科学测评框架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国际大型测评ee科学素养测评的评价设计特点、共性和差异;并得出其对我国中学化学教学评价的启示。
作者
张莉娜
机构地区
北京教育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
出处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3-87,共5页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关键词
TIMSS
PISA
NAEP化学教学评价科学素养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9
参考文献
8
1
TIMSS 2011 Assessment Frameworks. http: //timssand- pirls, bc. edu/timss2011/frameworks, html.
2
OECD. Assessing Scientific, Reading and Mathematical Lit- eracy, A Framework for PISA 2006.
3
OECD. PISA 2009 Assessment Framework--Key competen- cies in reading,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4
National Assessment Governing Board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Science Framework for the 2009 National As- 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
5
National Assessment Governing Board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Science Framework for the 2011 National As- 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
6
王磊,姜言霞,支瑶,黄燕宁,曹欢,刘红莲.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化学反应原理”绪言课教学研究——基于化学反应认识模型建构[J]
.化学教育,2012,33(11):12-20.
被引量:13
7
徐敏,王磊.
有效碰撞理论对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价值分析及其教学策略[J]
.化学教育,2013,34(1):6-10.
被引量:10
8
任宝华.
运用连续性问题情境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认识发展——“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教学案例[J]
.化学教育,2012,33(11):41-44.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实验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
王磊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实验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
支瑶,王磊.
基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高中化学新课程教材研究——北师大“新世纪”(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教材分析[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10):3-8.
被引量:5
4
胡久华,王磊.
促进学生认识素养发展的化学教学[J]
.教育科学研究,2010(3):46-50.
被引量:36
5
任宝华.
创设连续性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思维不断深入——对一种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
.化学教育,2010,31(10):16-19.
被引量:15
6
胡久华.
从促进学生认识发展视角对教科书的分析[J]
.教育科学研究,2011(3):44-47.
被引量:6
7
魏锐,方芳,杨萌.
挖掘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化学基本观念——以蜡烛燃烧的探究为例[J]
.化学教育,2012,33(2):4-8.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26
1
刘方舒,李燕.
关于新版高中化学教材“有效碰撞理论”的教学研究[J]
.新教育(海南),2021(35):59-60.
2
经志俊.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3S+L”教学模式的创建与实践[J]
.化学教育,2013,34(4):54-56.
被引量:10
3
任宝华.
优化学生活动的过程 寻找学生认识发展的路径——以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为例[J]
.化学教育,2013,34(10):13-15.
被引量:5
4
黄鸣春,王磊,宋晓敏,常伟.
基于认识模型建构的“元素周期律·表”教学研究[J]
.化学教育,2013,34(11):12-18.
被引量:21
5
李微硕,童宗睿,李佳琪,于淼,马一飞,左晨.
化学反应平衡移动的热力学与动力学解释[J]
.科技创业月刊,2013,26(11):174-177.
被引量:2
6
毕吉利,吴晓红,杨润萍.
“双膜理论”对化学认知结构构建的启示[J]
.课程教育研究,2013(28):145-146.
被引量:2
7
王维臻,王磊,支瑶,葛继宁,李振玲,于少华.
电化学认识模型及其在高三原电池复习教学中的应用[J]
.化学教育,2014,35(1):34-40.
被引量:71
8
白建娥.
将知识发展为观念的“酸和碱”复习课[J]
.化学教育,2014,35(5):30-33.
9
黄燕宁,王磊,黄鸣春,刘元元.
促进初中生化学变化定量认识发展的主题教学研究[J]
.化学教育,2014,35(13):16-21.
被引量:8
10
靳卫,鞠露.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6(2):15-17.
同被引文献
13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张莉娜.初中生化学核心认识发展水平的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4.
3
OECD. PISA 2015 Draft Science Framework. [EB/OL]. (2015 -03 - 17) [2015 - 10 -21]. http ://www. oecd. org/pisa/ pisaproducts! Draft - PISA - 2015 - Science - Framework -. pdf.
4
OECD. PISA 2015 Draft Science Framework [ EB/OL]. [ 2015 - 03 - 17 ]. http://www, oecd. org/ pisa/ pisaproducts/ Draft% 20PISA% 202015 % 20. Science% 20Framework% 20. pdf.
5
洪志忠.
美国学生学业成就质量监测:NAEP的经验[J]
.全球教育展望,2008,37(6):69-73.
被引量:11
6
崔允漷.
促进学习:学业评价的新范式[J]
.教育科学研究,2010(3):11-15.
被引量:134
7
王鼎,章卫华.
PISA测试命题与国内初中学业考试命题的比较分析[J]
.全球教育展望,2013,42(9):60-70.
被引量:12
8
刘新阳,裴新宁.
教育变革期的政策机遇与挑战——欧盟“核心素养”的实施与评价[J]
.全球教育展望,2014,43(4):75-85.
被引量:176
9
常娟,李志忠,邵航.
“四位一体”科技馆建设下的科技夏令营发展之路——以中国科技馆2015科技夏令营为例[J]
.学会,2016(3):57-60.
被引量:2
10
李树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核心素养与评价探析[J]
.全球教育展望,2016,45(7):14-23.
被引量:82
引证文献
4
1
张莉娜.
PISA2015科学素养测评对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启示[J]
.教育探索,2016(3):34-37.
被引量:3
2
张莉娜.
PISA2015科学素养测评对我国中小学科学教学与评价的启示[J]
.全球教育展望,2016,45(3):15-24.
被引量:36
3
李霞.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生学业评价探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19):61-64.
被引量:9
4
罗新月,王朝君,叶超,廖星,刘芳.
学习进阶理论背景下暑期托管营中科学课程的实践研究——以“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的同课异构为例[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35(12):129-13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9
1
赵富学,王云涛,汪明春.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进展及其启示[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42(1):128-137.
被引量:73
2
朱鹏飞.
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J]
.化学教学,2017,0(1):8-15.
被引量:61
3
张红霞,万东升,薛仪婷.
PISA 2015中国学生科学成绩下滑特点及原因探讨[J]
.教育生物学杂志,2017,5(1):1-9.
被引量:3
4
郭多华.
核心素养评价研究进展及其对思想政治核心素养评价的启示[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2017,0(6):93-96.
被引量:2
5
陈余勇.
创客实践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J]
.中小学电教(下),2018,0(2):1-1.
6
闫晓萌.
基于PISA 2015测试的中小学科学素养的培养探究[J]
.课程教学研究,2018(8):70-74.
7
张鞠松.
科学素养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北京市房山区PISA 2015测试的分析[J]
.教育测量与评价,2018,0(4):52-58.
被引量:1
8
曾碧,颉静.
中小学学生科学素养框架的构建与实现路径[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4(4):23-26.
9
张伟艳,杨桂兰.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生物实验教学设计[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10):28-31.
被引量:9
10
庄腾腾,谢晨.
我国中小学生技术素养测评工具设计探析——基于国际科学与技术素养测评框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6(6):42-53.
被引量:8
1
陈红君,曹雷,费金有.
美国NAEP教育评价框架简介及其对我国物理教育评价的启示[J]
.物理教师,2014,35(9):2-4.
被引量:2
2
陈万平,任修涛,李德峰.
物理探究型元课件的评价设计[J]
.电子技术(上海),2011,38(5):52-53.
3
吴天琴.
高职物理实验表现性评价设计[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0(36):259-260.
4
邹丽华,张瑾.
中考物理试题对科学探究要素考查的研究[J]
.物理教师,2014,35(8):40-42.
5
唐洪涛.
Breakdown过程长度及其前后边界层名义厚度的变化[J]
.航空动力学报,2008,23(5):810-815.
6
李凌艳,谢敏,辛涛.
小学生数学成就测验的编制:矩阵取样设计的途径[J]
.基础教育研究,2009(9X):23-25.
7
张月义,李理想,顾玉萍,陈湘来.
基于田口扰动模糊法的公共服务质量评价[J]
.统计与决策,2016,32(2):46-48.
8
吴骏,谢正敏.
澳大利亚“数据收集和表征”录像课的特点及启示[J]
.数学教学,2012(4).
9
郑敏.
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J]
.河北教育(综合版),2016,0(3):42-43.
被引量:1
10
陆建辉,王新宁.
结构剪切模型物理参数辨识[J]
.振动工程学报,2004,17(z2):768-770.
被引量:2
化学教育
2013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