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非诗的艺术界限——关于诗歌的音乐性
摘要
当前,中国的新诗备受争议。
出处
《中外诗歌研究》
2011年第3期16-17,共2页
Chinese and Foreign Poetics
-
1葛稳罡.古典诗歌解读应抓住看得见的诗魂——“意象”[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0(10):167-169.
-
2朱娅.简论楹联与诗词的艺术特征及界限[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15):261-261.
-
3傅怡静.论诗画关系的发生与确立[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2):77-84. 被引量:6
-
4郑海凌.译诗与非诗[J].外国文学动态,2003(3):42-44. 被引量:1
-
5李锐.漫话“诗味”[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07,0(5):36-36.
-
6晓雪.创新与坚守[J].诗刊,2007(17):1-1.
-
7陈犁.感觉与败笔——小议《南湖船(外一首)》[J].阅读与写作,2000(5):42-42.
-
8钱光培.以新的力创造新的美——读胡乔木同志新诗近作札记[J].当代文坛,1983(12):17-19.
-
9何休.诗状态、诗魅力与诗完美:诗与非诗-门外诗谈之二[J].西部论坛(陕西),2002,4(2):54-57.
-
10宫白云.诗歌的本名——与“诗与非诗”有关的话题[J].满族文学,2012(6):109-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