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医象思维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医学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规律,以象思维为中医特征性的思维已深入贯穿到中医学的理、法、方、药之中,但在西医学的冲击之下,中医象思维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更甚者已摒弃了中医"象思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所以,笔者有必要就中医象思维的理论及临床运用进行研究,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作者
邸冠球
机构地区
天津中医药大学
出处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22期130-131,共2页
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中医象思维
特征性
临床运用
研究进展
分类号
R228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8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256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2
参考文献
17
1
李梦漪,张瑞贤.
《本草纲目》象思维研究概况[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23(1):9-11.
被引量:5
2
吴润秋,杨绍华.
《黄帝内经》象思维之研究[J]
.湖南中医杂志,2007,23(1):57-61.
被引量:19
3
马新童,狄红,刘亚男,张广中.
从《伤寒论》中的“蛔”看中医的象思维[J]
.北京中医药,2012,31(1):35-37.
被引量:8
4
王永炎,张启明.
象思维与中医辨证的相关性[J]
.自然杂志,2011,33(3):133-136.
被引量:68
5
王永炎,于智敏.
象思维的路径[J]
.天津中医药,2011,28(1):1-4.
被引量:81
6
刘娇萍,曹继刚,邹小娟,左新河,陈如泉.
浅议象思维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证候分型中的应用[J]
.湖北中医杂志,2012,34(9):27-28.
被引量:18
7
王振华.
用中医的思维方式理解中医——兼与李成文、葛燕萍同志商榷[J]
.中医杂志,2006,47(2):91-93.
被引量:8
8
王建云,王新月,王永炎.
唯象思维与中医临证方法[J]
.中医杂志,2013,54(2):91-93.
被引量:13
9
吴元洁.
“取象比类”思维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运用[J]
.中医药导报,2008,14(9):98-99.
被引量:14
10
黄景贤.
简谈中医学的取类比象法[J]
.国医论坛,1989,4(6):15-16.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38
1
黄志杰.
浅谈取象比类法对中医学的影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12):58-59.
被引量:12
2
胡爱萍.
李时珍本草研究方法探析——比较法[J]
.中医杂志,1994,35(1):48-50.
被引量:1
3
李开生,王津生.
中医思维的核心——“取象比类”[J]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2):41-42.
被引量:13
4
董永悦,贺钟毅.
谈传统医学中的取象比类思维[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6,8(2):14-15.
被引量:5
5
吴润秋,杨绍华.
《黄帝内经》象思维之研究[J]
.湖南中医杂志,2007,23(1):57-61.
被引量:19
6
陈亦人.伤寒论译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409.
7
张炳填.论取象比类法在祖国医学中的运用.陕西中医,1987,8(1):20-22.
8
卢玉 李珊.中医取象比类术语翻译之我见.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8):456-456.
9
孟子译注[M].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
10
王镇远.中国书法简史[M].合肥:黄山书社出版社,1990:129-129.
共引文献
256
1
王丽平,罗文佳,欧莉,高峰,余金花,李敏,白杨,卫培峰.
"有故无殒"理论指导下基于肝细胞Bax/Bcl-2凋亡通路的何首乌"毒-证"机制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0(6):82-87.
被引量:11
2
刘娇萍,袁昌劲,曹继刚,邹小娟,卢威,刘礼.
从“象思维”探讨对肿瘤微环境的中医认识[J]
.时珍国医国药,2018,29(11):2723-2725.
被引量:20
3
魏俊彦,刘毅,张淼.
中医文化研究的热点、趋势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学研究(1992-2021)[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25(3):911-920.
被引量:2
4
孟宪泽,崔健.
援物比类思维方法在中西医学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8):582-583.
被引量:1
5
刘佩珍,刘月生.
论中医辨证论治的象思维特性[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2(5):24-26.
被引量:14
6
王晨玫,王彦晖.
论中西医学饮食宜忌的认知差异[J]
.中医杂志,2010,51(S2):44-45.
7
张胜,秦竹,熊洪艳,马凤丽.
宋明理学格物穷理思想对法象药理学构建的影响[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32(2):4-6.
被引量:4
8
王彦晖.
论形象思维与中医辨证[J]
.中医药通报,2009,8(4):44-48.
被引量:7
9
王果萍.
从《衷中参西录》看张锡纯的天人合一思想[J]
.中外医疗,2009,28(26):97-97.
10
王彦晖.
象症辨证是中医辨证思维的关键[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10):1299-1302.
被引量:23
同被引文献
36
1
董正华.
《伤寒论》脉阴阳含义浅析[J]
.医古文知识,1993(3):22-23.
被引量:3
2
张洪俊.
《内经》危候的诊察要点探析[J]
.江苏中医药,2005,26(3):44-46.
被引量:2
3
王文涛.
中医四诊与急危重症[J]
.中级医刊,1989,24(5):57-59.
被引量:1
4
王永炎,于智敏.
象思维的路径[J]
.天津中医药,2011,28(1):1-4.
被引量:81
5
马建栋,王文刚,郭智江.
取象思维方法在中医临床中的正确应用[J]
.中医研究,2011,24(3):4-6.
被引量:2
6
王雁南,王永炎,张启明.
通过东西方文化对比认识中医“象”的特点[J]
.环球中医药,2011,4(3):204-207.
被引量:9
7
王永炎,张启明.
象思维与中医辨证的相关性[J]
.自然杂志,2011,33(3):133-136.
被引量:68
8
张立平.
论中医“象”思维(一)[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6):40-41.
被引量:15
9
刘娇萍,曹继刚,邹小娟,左新河,陈如泉.
浅议象思维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证候分型中的应用[J]
.湖北中医杂志,2012,34(9):27-28.
被引量:18
10
王宏利,刘庚祥.
中医取象比类思维的逻辑浅探[J]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8):18-1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4
1
倪菲,王彩霞,李可大,于睿,崔家鹏,李思琦,袁东超,杨茗茜,李德新.
论中医象思维在脾脏象理论构建中的应用[J]
.辽宁中医杂志,2017,44(10):2074-2076.
被引量:5
2
杨燕,熊婕,王传池,彭锦,胡镜清.
人工智能思维模式与中医“象思维”的相似性探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0):4419-4422.
被引量:25
3
高超,唐光华,陈玉如.
中医象思维在趋势辨治理论中的应用[J]
.中医学报,2019,34(10):2048-2051.
被引量:10
4
王超,吴琼,宋文鑫,刘舒悦,徐世杰.
古代中医诊断思维与方法的科学内涵[J]
.中医药导报,2022,28(4):35-3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2
1
张普,张硕,陈震霖,陈羽佩.
分析痰邪与五脏相互作用对乳癖病发病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2022,49(5):50-52.
被引量:2
2
汪涛.
市场的演进和改革的方向[J]
.南方经济,2000,29(6):17-19.
被引量:1
3
聂维辰,陈锐.
浅谈中医象思维及其应用[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5(2):205-208.
被引量:27
4
邢玉瑞.
中医思维方法研究述评[J]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2(3):1-7.
被引量:10
5
高超,唐光华,陈玉如.
中医象思维在趋势辨治理论中的应用[J]
.中医学报,2019,34(10):2048-2051.
被引量:10
6
周千艺,裴海新,杨海芯.
“据象定脏”中医取象比类的藏象思维解读[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20(5):147-147.
被引量:2
7
赵宇平,李楠,闫朋宣,毛晓波,高金峰,尚志刚,黄璐琦.
中医药人工智能现状研究及发展思考[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40(6):746-749.
被引量:30
8
王金虹,李丹,马斌.
基于计算思维的新医科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20(32):221-223.
9
李明珠,詹杰,李思汉,李灿东.
刍议象思维在中医诊断学中的运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9):4334-4336.
被引量:24
10
邢玉瑞.
2019年度中医思维方法研究述评[J]
.中医杂志,2020,61(19):1679-1684.
被引量:17
1
冯明.
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阐微[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4(3):8-9.
被引量:2
2
朱文锋,晏峻峰.
证素辨证新体系的内容及科学意义[J]
.医学与哲学,2005,26(1):69-70.
被引量:113
3
周尊谦.
论六经辨证的形成依据和思维规律[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1,11(2):5-6.
4
周唯.
辨证论治中的逻辑思维应用举隅[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7(5):335-337.
被引量:1
5
郭忠印,吴凤全.
《伤寒论》辨证论治思维规律探讨[J]
.国医论坛,1991,6(6):1-4.
6
朱文锋,朱咏华.
对辨证规律与方法的研究[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2,22(2):1-3.
被引量:12
7
周德生.
试论历代名医创立新说的思维规律[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6,16(2):5-8.
被引量:3
8
陈捷.
对“罕用中药”的形成与教学方法关系的一些思考[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3):280-281.
9
刘丽星,张哲,杜蕊,张会永,杨关林.
中医证候量表的研究现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9):28-30.
被引量:9
10
胡蝶,张念志,吕园园.
张念志教授治疗肺系疾病验案举隅[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12):126-127.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