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构建工科院校大学生英语第二课堂科技能力模式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科技英语已成为工科院校学生培养的重点。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开辟了第二课堂活动,且对于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英语学习、科技活动等单方面的研究颇丰,但把以上几个方面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加以研究的则较少。构建工科院校大学生英语第二课堂科技能力模式,通过开展英语第二课堂科技活动,可以提高工科院校学生的英语科技能力及综合素质。
作者
周琰培
机构地区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大学教育》
2013年第17期132-133,143,共3页
University Education
关键词
第二课堂
英语科技能力
模式研究
分类号
G642.42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袁绿茵.
英语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互补[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27(B06):41-43.
被引量:2
2
李兰萍,李晓玲.
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活动[J]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3):77-79.
被引量:6
3
李杰.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提高英语教学质量[J]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2):98-99.
被引量:2
4
张璐.
论高职综合英语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
.大学教育,2012(5):55-56.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倪惠民.
动态教学模式与设计要素[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5):33-35.
被引量:17
2
夏纪梅,吴潜龙.
中西外语学习文化的差异与融合[J]
.外语界,1999(3):16-18.
被引量:81
3
张逸岗,丁方.
试论外语教师的基本素质[J]
.外语界,1996(3):57-59.
被引量:54
4
卞树荣.
外语教学法发展的几个新趋势[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3):65-66.
被引量:8
5
张玉莲,辛艳.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2007
6
杨军玉,田会杰.
关于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10(2):160-162.
被引量:48
7
张辉,李军,丁淑杰.
以学生为本的立体化教学资源生态系统的构建[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9(1):54-55.
被引量:20
8
范琳,张其云.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英语教学改革的契合[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4):28-32.
被引量:872
9
杨军.
研究性学习与当代学习理论——兼论研究性学习的心理学依据[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0(3):39-44.
被引量:19
10
王湘玲,宁春岩.
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主义教学观——两种教学观指导下的英语教学对比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6):29-31.
被引量:166
共引文献
17
1
叶先凤.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在理工科院校的探索与实践[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S2):212-213.
被引量:2
2
杨婷婷.
第二课堂在英语教学应用中的几点建议[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9):117-117.
被引量:2
3
余演林.
高中英语课外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
.英语教师,2011(8):8-12.
被引量:6
4
邵娟.
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改革趋势探讨[J]
.大学教育,2012(8):29-30.
被引量:2
5
钟利平.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建设初探——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英语专业建设实例分析[J]
.大学教育,2012(7):20-21.
6
张真.
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J]
.大学教育,2012(11):62-63.
被引量:5
7
于燕红.
汉语专业少数民族学生第二课堂教学探析[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2(12):86-87.
8
田素萍.
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施[J]
.大学教育,2013(9):134-135.
9
符雪青.
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之管见[J]
.大学教育,2013(14):58-60.
被引量:4
10
刘浩.
建立“教学做”一体的大学英语课堂——由英语实训课引起的思考[J]
.新课程研究(中旬),2014(1):81-82.
被引量:1
1
吴海霞.
科技馆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实践与认识[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24(S1):164-165.
被引量:4
2
骆有亮,胡雅华.
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 造就跨世纪创新人才[J]
.湖北教育,1999,0(9):17-18.
3
韩桂祥,张艳丽.
目标教学与素质教育关系之剖析[J]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4(2):43-44.
4
李陶深,苏一丹,赵进创,胡强,宋玲.
提高学生科技能力,培养信息技术创新人才[J]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0(S2):1-3.
被引量:2
5
李长军.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
.课程教育研究,2015,0(12):107-108.
6
顾大强.
提高农村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索[J]
.教育现代化,2002(5):16-16.
7
伍群,范丹瑞,杨竹.
加强科技创新 提升科技能力[J]
.医学教育探索,2008,7(11):1133-1135.
8
吴高峰.
提升小学教学管理有效性的策略[J]
.小学科学,2016(2):145-145.
9
李丽.
初探区域中的科技小操作活动[J]
.智富时代,2015,0(S2):264-264.
10
林庆华.
多媒体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有机结合[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25(3):90-91.
被引量:1
大学教育
2013年 第1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