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杂交稻高产田氮、磷、钾的积累运转初步分析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重点研究杂交水稻各生育期不同器官氮、磷、钾养分积累与运转。结果表明水稻穗部的营养物质主要从营养器官茎、叶、叶鞘转运而来。氮素以前中期吸收较多 ,磷、钾在中期吸收较多。掌握好各个时期施肥量 ,使各个时期养分得到协调 。
作者
王惠珠
机构地区
福建省龙海市农业局土肥站
出处
《土壤肥料》
CSCD
2000年第6期29-31,43,共4页
Soils and Fertilizers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营养生长
积累
运转
氮
磷
钾
分类号
S511.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5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92
同被引文献
85
1
杨远柱,符辰建,秦鹏,胡小淳,张章,孙振彪.
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株两优611的选育与应用技术[J]
.作物研究,2007,21(3):206-207.
被引量:3
2
郑景生,林文雄,李义珍,姜照伟,卓传营.
再生稻头季不同施氮水平的双季氮素吸收及产量效应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3):78-82.
被引量:18
3
姜照伟,林文雄,李义珍,卓传营,谢华安.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再生稻干物质积累运转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2004,19(2):103-107.
被引量:20
4
林东教,唐淑军,何嘉文,罗健,李岩,张杰安,刘士哲.
漂浮栽培蕹菜和水葫芦净化猪场污水的研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25(3):14-17.
被引量:19
5
宋海亮,吕锡武,李先宁,稻森悠平.
水生植物滤床处理太湖入湖河水的工艺性能[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6):810-813.
被引量:15
6
郭再华,贺立源,徐才国.
水稻耐低磷特性研究[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4,10(6):681-685.
被引量:23
7
裘凌沧,潘军,段彬伍.
有色米及白米矿质元素营养特征[J]
.中国水稻科学,1993,7(2):95-100.
被引量:90
8
曾亚文,申时全,汪禄祥,刘家富,普晓英,杜娟.
云南稻种矿质元素含量与形态及品质性状的关系[J]
.中国水稻科学,2005,19(2):127-131.
被引量:48
9
王永锐,周天生.
水稻氮、磷、钾营养和合理施肥[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4,30(5):384-385.
被引量:13
10
周喜新,严钦泉,匡逢春,齐绍武.
两系亚种间杂交水稻库源流特征与产量的关系[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2):111-114.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8
1
王允青,刘英,况晶,郭熙盛.
安徽江淮丘陵区杂交水稻钾肥效应初报[J]
.土壤肥料,2005(3):36-38.
被引量:4
2
郭再华,贺立源,徐才国.
磷水平对不同耐低磷水稻苗根系生长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6,12(4):449-452.
被引量:46
3
林瑞余,陈鸿飞,邓家耀,梁义元,梁康迳,林文雄.
不同栽培模式下早稻-再生稻的养分积累与分配特性[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8):121-129.
被引量:4
4
林瑞余,梁义元,蔡碧琼,蔡向阳,肖美秀,郑履端,林文雄.
不同品种水稻产量形成过程的养分积累与分配特征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15(5):139-146.
被引量:23
5
熊昌明.
超级稻施肥量与插植方式研究 Ⅰ.不同施肥量对一季超级杂交稻产量及生长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2009,29(3):30-31.
被引量:2
6
俄胜哲,袁继超,丁志勇,姚凤娟,喻小坪,罗付香.
水稻灌浆过程中籽粒Fe、Zn、Cu、Mn、Mg、Ca的积累动态[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0):154-159.
被引量:5
7
杨勇.
籼型杂交稻两优61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24):49-49.
被引量:1
8
胡雄,谢从新,何绪刚,杨慧君,鲜莹,陈见,邵俭,张松.
几种空心菜在富营养池塘中的生长特性和去除氮磷效果比较[J]
.渔业现代化,2010,37(3):9-14.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92
1
章爱群,崔雪梅,李淑艳,贺立源.
磷、铝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0,18(1):70-76.
被引量:11
2
林瑞余,陈鸿飞,邓家耀,梁义元,梁康迳,林文雄.
不同栽培模式下早稻-再生稻的养分积累与分配特性[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8):121-129.
被引量:4
3
周守标,王春景,杨海军,王贵军,王影,李金花.
菰和菖蒲在污水中的生长特性及其净化效果比较[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7,13(4):454-457.
被引量:20
4
李莉梅,郭荣发,郭智娟.
不同基因型水稻磷营养的差异性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11):75-79.
被引量:10
5
王惠群,萧浪涛,李合松,吴成春,康朵兰,杨艳丽.
矮壮素对马铃薯中薯3号光合特征和磷素营养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7,13(6):1143-1147.
被引量:35
6
王惠群,萧浪涛,李合松,彭志红.
矮壮素对马铃薯磷素营养动态变化和产量的影响[J]
.核农学报,2008,22(2):218-222.
被引量:10
7
廖育林,郑圣先,聂军,戴平安.
不同类型生态区稻-稻种植制度中钾肥效应及钾素平衡研究[J]
.土壤通报,2008,39(3):612-618.
被引量:24
8
王海斌,何海斌,曾聪明,吴良展,沈荔花,熊君,林瑞余,林文雄.
低磷胁迫下不同品种水稻秧苗生长的分子生理特性[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8,14(5):593-598.
被引量:12
9
吴照辉,贺立源,严昶,左雪冬.
低磷胁迫对水稻地上部氮、钾吸收和积累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5(2):311-316.
被引量:6
10
周桦,马强,姜子绍,宇万太.
有机肥用量对玉米体内养分浓度及分配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17(4):647-650.
被引量:9
1
张翔,毛家伟,司贤宗,李亮,李国平.
施氮时期对夏花生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5,37(6):897-901.
被引量:19
2
黄正来,蔡永萍,葛树广,许化武.
延衰剂对小麦开花后物质积累运转的调节效应[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8,25(4):375-377.
被引量:1
3
姚素梅,康跃虎,茹振钢,刘明久,杨文平,李淦.
喷灌对冬小麦植株氮素积累运转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3,24(8):2205-2210.
被引量:14
4
刘晓冰,金剑,张秋英,杨恕平,王光华,李艳华.
不同大豆基因型氮素积累运转研究简报[J]
.大豆科学,2001,20(4):298-301.
被引量:14
5
魏其克,李红霞.
肥力对冬小麦开花后营养体内光合产物积累运转及产量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6,14(4):12-16.
被引量:12
6
夏来坤,陶洪斌,王璞,许学斌,鲁来清,王润正.
施氮期对夏玉米氮素积累运转及氮肥利用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1,19(1):112-116.
被引量:13
7
王月福,李素美,王玉叶,吴敏楚,初欣平.
水分对冬小麦开花后光合产物积累运转的影响[J]
.莱阳农学院学报,1998,15(2):94-98.
被引量:4
8
闫春娟,韩晓增,王文斌,宋书宏.
水钾耦合对大豆光合特性及其产物积累运转的影响[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2,34(1):48-55.
被引量:15
9
孙华,黄萌,陈培峰,张建栋,乔中英,宋英,沈明星.
不同种植方式下油菜产量形成与花后氮素积累运转比较[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6,38(1):58-64.
被引量:7
10
何其义,邵庆勤,何克勤.
不同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运转及产量构成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5):105-106.
被引量:11
土壤肥料
200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