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红梅记》刊演折子化现象探析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明传奇《红梅记》成书后不久便产生了折子戏刊本,而后,其演出经历了从全本到折子的嬗变。受演出时代背景、传奇自身特质和折子戏舞台搬演等因素制约,以全本戏为"脚本",《红梅记》的舞台演出不断做出适应性调整,从而推动传奇折子化、舞台经典化的发展进程,并在以后的戏曲舞台演出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作者
许强
机构地区
河南大学文学院地方戏研究所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9-52,共4页
Sichuan Drama
关键词
《红梅记》
折子戏
李慧娘
脚色
分类号
J805 [艺术—戏剧戏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6
1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第三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23、282页.
2
[明]周朝俊:《红梅记》,王星琦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70、71页.
3
汉宝德、王安祈等:《中国美学论集》,北京:宝文堂书店,1989年版,第21页.
4
[明]李渔:《闲情偶寄·演习部》,《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73页.
5
振铎藏明末玉茗堂评本《红梅记》.
6
元鹏飞.
中国戏曲脚色的演化及意义[J]
.文艺研究,2011(11):72-79.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黄克保.
论“行当”[J]
.艺术百家,1989,5(3):36-41.
被引量:3
2
黄天骥.
论“丑”和“副净”——兼谈南戏形态发展的一条轨迹[J]
.文学遗产,2005(6):85-95.
被引量:18
3
解玉峰.
“脚色制”作为中国戏剧结构体制的根本性意义[J]
.文艺研究,2006(5):86-94.
被引量:49
4
田志平.
众生相的归类与表现(上)——戏曲行当纵横谈[J]
.戏曲艺术,2006,27(4):39-44.
被引量:5
5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209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6
《国学研究》第16卷之《明清传奇开场脚色考》,《国学研究》第20卷之《末脚新考》,《国学研究》第21卷之《宋金杂剧"副末"兼"净"考》以及《中华戏曲》第41辑之《净脚新考》等文章.
7
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条,《东京梦华录(外四种)》,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96页.
8
宋·吴自牧《梦梁录》卷二0之"伎乐"条.
9
户冀野.《中国戏剧概论》,《中国文学七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1-362页.
10
《戏曲与演剧图像及其他》(中华书局2007年版).
共引文献
20
1
元鹏飞.
论宋代宫廷的“杂剧色”[J]
.中华戏曲,2013(1):166-181.
2
元鹏飞.
戏曲丑脚的生成及意义[J]
.戏剧艺术,2012(3):22-26.
被引量:3
3
元鹏飞.
论脚色对传统戏剧形的“信息公约”[J]
.中国戏剧,2013(3):66-68.
被引量:1
4
沈春燕.
戏曲彩旦表演的美学初探[J]
.神州民俗,2013(14):63-66.
5
王潞伟.
戏曲文物学研究热点问题述评[J]
.民族艺术,2014(3):128-131.
被引量:2
6
元鹏飞.
元杂剧勃兴之演剧根源探论[J]
.戏曲研究,2018(1):142-159.
被引量:1
7
沈春燕.
关于戏曲中“彩旦”如何“出彩”的探讨[J]
.神州民俗,2014(15):63-65.
8
许强.
戏曲的案头与场上——探析《红梅记》折子化进路中女主角的位移[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4(9):163-164.
9
陈雅新.
从《聊斋·庚娘》的戏曲改编看舞台叙事的独特性[J]
.文化遗产,2018(1):63-71.
被引量:1
10
徐建国.
从晚清《图画日报》“武旦戏”看清宫与民间戏曲的交流[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8,0(2):87-10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8
1
吴国钦.
中国古代戏曲发展漫话(选载之四)[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19(3):93-104.
被引量:1
2
夏衍.
历史的回顾[J]
.文艺研究,1979(4):9-12.
被引量:5
3
汪朝光.
泛政治化的观照——中国影评中的美国电影(1895-1949)[J]
.美国研究,1996,10(2):78-92.
被引量:16
4
黄望莉.
变容·分裂·生死:马徐维邦影片的叙事特色——重读《秋海棠》[J]
.当代电影,2006(1):85-88.
被引量:2
5
李道新.
马徐维邦:中国恐怖电影的拓荒者[J]
.电影艺术,2007(2):28-35.
被引量:9
6
何悦玲.
冯梦龙“情教”思想建构语境探微——兼谈其在先秦至晚明“情”、“理”关系认知发展中的历史地位[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9(2):34-38.
被引量:7
7
伏漫戈.
《红梅记》艺术构思辨析[J]
.戏剧文学,2012(1):64-66.
被引量:4
8
酈青云.
談談李慧娘的“提高”[J]
.中国戏剧,1962(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王前程.
《红梅记》与唐人小说[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34(7):1-7.
2
尹相洁.
类型的初探——浅析《夜半歌声》的本土化改编[J]
.艺苑,2020(2):29-31.
3
黄蓓蓓.
“美哉,少年”的多义性与开放性——李慧娘形象的历史变化解读[J]
.东方艺术,2021(4):59-6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卓未央,黄蓓蓓.
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活化”初探——以“基于西湖戏曲女性形象的文创产品开发”为例[J]
.自然博物,2022(1):101-106.
被引量:1
1
川剧《红梅记》亮相香港“中国戏曲节”[J]
.中国戏剧,2010(7):74-74.
2
川剧《红梅记》赴巴黎演出荣获赛纳大奖[J]
.四川戏剧,2012(1).
3
季国平.
重新认识戏曲经典的传承价值 看福建地方戏经典折子展演[J]
.剧本,2016,0(11):43-45.
被引量:1
4
张铭荣.
保留传统昆曲的本体[J]
.上海戏剧,2007(9):9-9.
5
郝立德.
谈戏曲表演中的舞蹈及其发展[J]
.东方艺术,2008,0(S1):148-149.
6
李慧娘[J]
.中国戏剧,2008(10).
7
成都市川剧院演出《红梅记》[J]
.四川戏剧,2008(1).
8
本刊记者.
“红梅”春信早 争艳法兰西——川剧《红梅记》赴巴黎演出荣获赛纳大奖[J]
.四川戏剧,2012(1):4-5.
9
韩月.
《运之河》的独特魅力——回顾参演历程[J]
.黄河之声,2016(8):127-127.
10
彭敦运.
折子课[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5):29-29.
四川戏剧
2013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