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地方民歌中的主客体关系解读——以四川彝族民歌为例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地方民歌是建立在生产劳动基础上的艺术实践活动,类型多样的彝族民歌让它在艺术的主、客体方面有着较为突出的表现。文章从地方民歌(彝族)自身的特性、存在方式以及地方文化方面予以解读。
作者
王瑞
机构地区
四川文理学院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0-142,共3页
Sichuan Drama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2011年度科研项目成果之一
项目编号:YZWH1116
关键词
民歌
地域文化
艺术主体
艺术客体
彝族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4
1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2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15.
2
肖建华,苏学文译注弥比.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65.
3
骆木格.
凉山彝族民歌的表现形式及审美特征[J]
.中国音乐,1992(1):79-80.
被引量:7
4
罗曲.
凉山彝族传统民间歌舞[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2(10):32-35.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2
1
彝族民间歌曲选[M].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p.85.
2
布拖县"民间舞蹈普查资料"(油印本)
共引文献
13
1
杨曦帆.
近20年“藏彝走廊”乐舞研究述评[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3):49-54.
被引量:3
2
余莎莎,胡和,李秀梅,杨国伟.
彝族“火把节”接受外来文化后的发展现状调查——以凉山州彝族地区为例[J]
.学理论,2010(32):202-203.
被引量:1
3
穆杨.
凉山彝族传统舞蹈的发展现状与保护[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15):177-178.
被引量:2
4
穆兰,陈娟娟.
彝族合唱作品研究及艺术实践--以彝族民歌合唱作品《阿嫫妞妞》为例[J]
.新闻界,2012(19):7-10.
被引量:1
5
杨群茹,辛双双.
对传统运动养生项目的挖掘与整理研究——以四川彝族为例[J]
.搏击(武术科学),2013,10(2):66-68.
被引量:3
6
王瑞.
凉山彝族民歌的表现形式及调式特征[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3,32(2):115-118.
被引量:6
7
张弘.
葫芦丝音乐《多情的格萨拉》的音乐特点及表现手法[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4,31(2):1-2.
8
袁艳.
60年来凉山彝族民歌研究综述[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22-124.
被引量:2
9
谢飞.
凉山彝族政治制度对彝族民歌的影响[J]
.四川戏剧,2014(7):126-128.
被引量:2
10
杨柳.
凉山彝族民歌及其演唱技巧借鉴[J]
.黄河之声,2015(9):93-9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0
1
陈练.
四川小凉山彝族民歌音乐形态研究[J]
.民族音乐,2011(2):44-48.
被引量:6
2
鲍惠新.
彝族民歌中的原始宗教信仰[J]
.文苑(经典美文),2008,0(12):17-18.
被引量:1
3
陈练.
四川峨边彝族民歌调查报告[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27(2):129-132.
被引量:1
4
冯坚.
小凉山彝族民歌及演唱审美情趣浅谈[J]
.民族音乐,2013(1):37-38.
被引量:1
5
王瑞.
凉山彝族民歌的表现形式及调式特征[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3,32(2):115-118.
被引量:6
6
尹湘云,殷雄.
滇西彝族民歌艺术特色与演唱风格研究初探[J]
.黄河之声,2013(9):26-27.
被引量:1
7
张莉.
四川彝族民歌的唱词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8):39-42.
被引量:9
8
陈建林,谭勇.
论凉山彝族民歌色彩区域划分[J]
.四川戏剧,2013(6):120-122.
被引量:4
9
张莉,孙国英.
四川凉山彝族民歌的音乐形态[J]
.中国音乐,2013(4):149-151.
被引量:9
10
陈波.
凉山彝族歌舞音乐“朵乐荷”研究[J]
.文艺争鸣,2010(12X):118-12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徐福梅,夏郁.
凉山彝族民歌艺术特征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2015,36(7):86-89.
被引量:9
2
刘子瑜.
凉山彝族民歌及其演唱技巧借鉴[J]
.黄河之声,2015(23):87-87.
二级引证文献
9
1
李娜娜.
为谁歌唱:彝族原创流行音乐的价值解读[J]
.贵州民族研究,2016,37(7):86-89.
被引量:7
2
孙晓曼.
凉山彝族音乐叙事的文化人类学思考[J]
.贵州民族研究,2018,39(2):144-147.
被引量:2
3
王丹.
四川凉山彝族传统民歌——“古朱合”课例研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0(17):126-126.
4
阿牛曲哈莫.
四川凉山彝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创新分析[J]
.北方音乐,2018,38(19):17-18.
被引量:1
5
宋阿依姆.
四川凉山彝族民歌的美学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凉山、楚雄两州的彝族民歌为比较对象[J]
.民族学刊,2019,10(5):64-72.
被引量:5
6
卓淳.
流行唱法在少数民族音乐元素歌曲中的运用——以彝族音乐元素创作歌曲为例[J]
.当代音乐,2020(7):159-161.
被引量:7
7
蔡威.
数智时代的民歌传承与传播——以四川凉山彝族民歌为例[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3(4):94-100.
被引量:4
8
刘嘉颖.
听见凉山:彝族音乐的感觉象似与历史转型[J]
.民族艺术,2023(5):130-141.
9
陈茜,魏希梅.
白马藏族民歌演唱技巧及民族音乐特征[J]
.民族学刊,2023,14(11):110-117.
1
杨祥民.
笔墨引领时代——新时期中国画艺术发展的新命题[J]
.艺术百家,2015,31(4):149-152.
被引量:3
2
王玉先.
电视专题片的鉴赏[J]
.新闻传播,2003(7):86-86.
3
王世浩.
电影音乐与影像的时空关系解读[J]
.芒种(下半月),2014(9):223-224.
4
周宝宽.
论艺术创造中的主体功能[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3(2):46-50.
5
杨洪宇.
戏剧演员自身与角色塑造的共生关系解读[J]
.戏剧之家,2016(8):42-42.
被引量:2
6
刘晓丹,魏东.
中墨西彩 水陆兼程——吴冠中水墨画与油画市场概观[J]
.收藏,2010(10):38-42.
被引量:1
7
邱志文.
思维方式与书法创作[J]
.贺州学院学报,1997,18(3):61-63.
8
罗伯特·莱顿,海力波(译).
艺术如何影响人:意义、形式与指涉[J]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3(2):107-117.
被引量:1
9
周雯.
浅析动画中的色彩关系[J]
.美术教育研究,2011(6):82-82.
被引量:1
10
秦婕.
当代美术与电影的辩证关系解读[J]
.电影文学,2011(24):88-89.
被引量:11
四川戏剧
2013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