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遵义会议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有着内在的统一性。我们要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可以端正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民族精神自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作者
罗中昌
罗方
机构地区
遵义师范学院马列部
出处
《社科纵横》
2013年第9期27-30,共4页
Social Sciences Review
基金
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研究成果之一
项目编号:11JD023
关键词
遵义会议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734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
4
袁贵仁.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
.中国社会科学,2008(1):4-9.
被引量:73
二级参考文献
2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4页.
2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第34页.
共引文献
1734
1
曲晨,张英成,齐琳玉,马跃.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活动的发展困境及应对策略[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0(7):70-77.
被引量:4
2
王伟光.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深刻意义[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11):1-7.
3
李慎明.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学习胡锦涛同志所作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体会[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11):8-20.
被引量:7
4
庄聪生.
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11):26-30.
被引量:6
5
杨承训.
科学发展观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析[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11):31-36.
被引量:2
6
曾传国.
论初次分配公平的内容、意义及实现途径[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11):65-70.
被引量:15
7
吴晓琴,毛波杰.
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生态动力、环境保障和资源支撑[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11):71-74.
被引量:6
8
李兰兰,陈方正.
实现“住有所居”:关于廉租房建设的思考[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11):75-77.
被引量:2
9
刘德才,叶文英,胡晓加.
“八荣八耻”:和谐社会的道德信仰[J]
.求实,2007(12):10-11.
被引量:1
10
申永丰,周巍.
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政治学思考[J]
.社会科学家,2007,22(6):134-13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7
1
陈季君.
论遵义会议的精神财富与现实价值[J]
.求索,2005(10):212-214.
被引量:8
2
沈研石.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J]
.理论与当代,2006(5):13-15.
被引量:2
3
申振东,安明刚,王友,朱德利,杨楠.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J]
.理论前沿,2006(14):22-23.
被引量:4
4
蒋英.探索遵义会议精神聚力全面深化改革[N].贵州日报.2014-09-18.
5
除静.党史文化视阈下的遵义会议[N].贵州日限.2014-10-21.
6
蒋英:《探索遵义会议精神聚力全面深化改革》,《贵州日报》2014年9月10日第10版.
7
徐静:《党史文化视阈下的遵义会议》,《贵州日报》2014年10月21日第10版.
8
解海南.
遵义会议精神的现实启示[J]
.军事历史研究,2011,25(2):183-184.
被引量:3
9
王国敏,梁晓宇.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遵义会议精神研究[J]
.理论学刊,2011(11):13-16.
被引量:7
10
苗体君.
试析遵义会议精神的内涵与形成[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2,14(2):1-3.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2
1
王磊.
近十年国内学界关于遵义会议精神研究综述——纪念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J]
.大连干部学刊,2015,31(4):28-31.
2
王磊.
近十年国内学界关于遵义会议精神研究综述——兼此纪念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2):94-97.
1
江海波.
对合同成立与生效“区分说”的质疑[J]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11):117-118.
2
于丽波.
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统一性[J]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3(4):1-3.
3
林学启.
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统一性[J]
.理论视野,2004(2):39-40.
4
齐卫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之关系论析[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6):31-35.
被引量:20
5
董光灶.
创先争优与公仆意识之我见[J]
.科教导刊,2011(5):108-109.
被引量:1
6
臧福忠.
“三个代表”思想与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1,0(3):37-38.
7
刘振祥.
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 认真落实“三个代表”要求[J]
.晋阳学刊,2002(5):13-14.
8
刘春江.
论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的内在统一与相互促进性[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A11):86-87.
9
周丰生,崔晓麟.
略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逻辑关系[J]
.百色学院学报,2015,28(1):91-96.
被引量:1
10
洪华芬.
依法治国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统一[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6(4):93-95.
社科纵横
2013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