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明代宦官教育新析 被引量: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宦官组织的衙门化,宦官的学习地点从内宫的文华殿东庑转移到外宫的司礼监内书堂,宦官教习由资深翰林变为资浅翰林,宦官培养体制日益成为权力制衡中的一部分。在对皇权缺乏有效约束的情况下,争取与皇帝朝夕相处的宦官势力,便成为一条接近权力中心的理想途径。为避免内书堂教育流于形式,最初由职任教习的翰林所发起的宦官读本编纂活动,逐渐引起朝堂之外士大夫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他们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希望以此培养出既有文化又有修养的宦官,以实现间接影响皇帝的目的。而处于权力争竞中的各个派系一旦达成某种共识,即对皇权的正常运行寄予过分的渴求时,那么只会加剧君亢臣卑与势分悬隔的态势。
作者 包诗卿
出处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6-54,共9页 Journal of Historical Scienc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2

二级参考文献9

  • 1商传.从蠲赈到减赋——明朝灾害政策转变的三个个案[J].史学集刊,2006(4):22-32. 被引量:5
  • 2[4]刘志琴.人伦思想与现代意识[N].光明日报,1986-04-28.
  • 3.海瑞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2..
  • 4孟森.明史讲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 5艾梅兰.竞争的话语[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 6朱维铮.利玛窦中文译著集[G].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 7钟鸣旦.杨廷筠:明末天主教儒者[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02-105.
  • 8余英时.文艺复兴与人文思潮[C]//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 9刘泽华.中国传统的人文思想与王权主义[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4):1-11. 被引量:9

共引文献49

同被引文献112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