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周立波与《秘密的中国》在中国的传播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捷克作家基希的报告文学被当作一种共产主义话语在德国流行,被世界各地的左翼组织接受。《秘密的中国》是基希在中国实地采访后写成的报告文学集,其英译本由英国记者迈克·达维德生翻译,周立波通过该译本将其翻译给中国读者。它经历了从德国到英国,从英国到中国的两次文化旅行,在中国受到了"礼遇"。
作者
邹理
机构地区
中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90-199,共10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关键词
周立波
基希
《秘密的中国》
传播
分类号
I207.5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1
黄钢.《我是怎样写作报告文学的》,王荣钢编.《报告文学研究资料选编》(下),山东人民出版杜1983年版.第1121页.
2
孙中田、周明编:《茅盾书信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33页.
3
立波.《谈谈报告文学》,《读书生活》第3卷第12期,1936年4月25日.
4
周立波.《被开垦的处女地·译者附记》,《周立波选集》第七卷,第464页.
5
[德]基希.《秘密的中国·译后再-个附记》,周立波译,东方出版中心,2001年版,第206页.
6
吴蒙.《略谈(秘密的中国)》,《中流)第1卷第3期,1936年10月5日.
7
《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新的情势及我们的任务》[J].文化斗争,1930,.
8
钱杏邨.《一九三一年中国文坛的回顾》[J].北斗,1932,.
9
[德]基希.《秘密的中国·译后附记》,周立波译,东方出版中心,2001年版,第206页.
10
"Royal lnslimte of lntearnational Affairs 1931--1939" , lnwrnstionMAffairs, VoL 15, No. 2, Mar., 19360 Keiths Williams, "The Will to Objectivity. Egon Erwin Kisch' s 'Der Resande Reporter' " .
共引文献
13
1
杨迎平.
施蛰存传略[J]
.新文学史料,2000(4):148-162.
被引量:16
2
郭晓平.
1931:政治文化视角下丁玲文学创作的转变[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3(3):25-29.
被引量:3
3
邓政.
政治理性与审美意识的共生和失衡——湖南左翼作家群创作的整体透视与评价[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3(4):100-102.
4
李洪华.
从“同路人”到“第三种人”——论1930年代左翼文化对现代派群体的影响[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0(3):122-127.
被引量:1
5
杨慧.
灾荒中的艰难“向左转”——再论丁玲的《水》[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51(3):81-87.
被引量:2
6
黄科安.
域外资源与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理论之建构[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7):39-50.
被引量:5
7
陈海英.
“影响的焦虑”:穆时英与30年代左翼文学[J]
.文艺理论研究,2011(6):25-30.
被引量:6
8
张剑.
从多元到单一:革命文学的叙事模式变迁[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145-150.
被引量:1
9
李秀萍.
论文学话语权力之争与文学规范之确立——兼评文学研究会与“学衡派”之争[J]
.求索,2012(7):139-141.
10
陈海英.
穆时英研究现状分析及反思[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6):77-83.
同被引文献
1
1
吴矛.
周立波、丁玲延安早期小说创作的言说方式[J]
.郑州师范教育,2015,4(3):60-6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周思辉,高心怡.
周立波延安道路与文学创作[J]
.铜仁学院学报,2020,22(4):94-101.
1
张小龙.
基希及其《秘密的中国》在中国的接受情况略论[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7):51-58.
2
李炳银.
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及发展演变[J]
.当代文坛,1990(5):11-14.
被引量:1
3
王伟举.
浅议徐迟对中国报告文学发展的影响[J]
.长江文艺,2011(4):76-79.
4
邹理.
周立波的译作《秘密的中国》所传递的中国形象[J]
.理论与创作,2007(5):100-102.
5
华济时.
论周立波的创作与外国文学[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4,25(1):46-49.
被引量:2
6
李光荣.
基希与中国报告文学[J]
.云南学术探索,1998(4):59-62.
7
罗仕安.
周立波散文创作漫论[J]
.怀化学院学报,1984,0(2):32-36.
被引量:1
8
佘丹清.
当代周立波研究及其意义[J]
.理论与创作,2010(6):70-74.
9
钱理群.
建国后的赵树理——赵树理建国后的处境、心境与命运(下)[J]
.黄河,2015,0(2):83-119.
被引量:2
10
贾滨.
臧利敏诗歌的轻逸与沉重[J]
.山东文学,2011(9):72-7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3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