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第三代诗歌的乡土文化精神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第三代诗人的创作蕴含着浓烈的乡土文化精神,这集中表现在他们采用乌托邦话语描摹的方式上,他们将乡土视为城市文明压抑下的精神憩园和民族国家想象的书写载体。具有宏阔的象征性和历史寓言性的乡土乌托邦负载了第三代诗人重建人与生存之根的联系、营造诗意栖居地、修正人文精神和道德价值的沦落、护持民族文化主体地位的冲动与渴望,代表了他们对一种超拔的精神人格的建构。
作者 林平乔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9-114,共6页 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中的第三代诗歌研究"(编号:10A020)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 1贺仲明.中国乡土文学的精神发展空间[N].文艺报,2009-06-18.
  • 2刘洪涛.《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 3海子诗全编[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
  • 4于坚的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 5于坚.拒绝隐喻[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 6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 7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83.
  • 8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7.
  • 9吴思敬.磁场与魔方-新潮诗论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 10周伦佑.第二次诗浪潮与新的挑战[J].艺术广角,1988,(3).

二级参考文献27

  • 1苏珊.桑塔格,贝岭,杨小滨,胡亚非.重新思考新的世界制度——苏珊·桑塔格访谈纪要[J].天涯,1998,0(5):4-11. 被引量:28
  • 2林毓生 莫善培.《中国意识的危机》[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5页.
  • 3颜忠贤.“乌托邦化”的身体与城市——荒木经惟的摄影地,人志书写[J].空间,1999,(122).
  • 4[美]蒂利希 徐钧尧.政治期望[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 5张隆溪.乌托邦.世俗理念与中国传统[J].二十一世纪(香港),1999,(2).
  • 6[美]苏珊·桑塔格 程巍译.反对阐释[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 7李陀 阎连科.《受活》:超现实写作的重要尝试——李陀与阎连科对话录[J].小说选刊,2004,(5).
  • 8周宁.《东风西渐:从孔教乌托邦到红色圣地》[EB/OL].文化研究网http://www.culstudies.com,.
  • 9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87页.
  • 10鲁迅.《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A]..《鲁迅全集》第7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1,82页.

共引文献17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