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福建茶叶》
2000年第4期39-39,7,共2页
Tea in Fujian
同被引文献15
-
1陈宗懋,陈雪芬.茶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植保问题[J].茶叶科学,1999,19(1):1-6. 被引量:42
-
2梁月荣.日本茶叶生产和经营管理模式[J].茶叶,1999,25(4):231-233. 被引量:6
-
3鲁成银.优质茶向名牌茶转变的思考[J].中国茶叶,2000,22(1):33-35. 被引量:4
-
4伍国安.国茶如何应对洋茶的挑战[J].茶叶通讯,2000,27(1):39-41. 被引量:2
-
5钱六九,彭仁林,甘家仁.抓茶叶绿色食品生产 促企业可持续发展[J].茶业通报,2000,22(2):15-16. 被引量:3
-
6查道辛,汪丽红,丁宪虎,胡庆华,王先旵.创茶叶名牌之思考[J].茶业通报,2000,22(2):45-46. 被引量:1
-
7徐永成.中国加入WTO后华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茶叶,2000,26(1):7-10. 被引量:6
-
8翁昆.积极推进我国茶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进程[J].中国茶叶加工,2000(3):9-10. 被引量:1
-
9刘谋益.WTO与中国茶业发展对策[J].茶叶通讯,2000,27(3):24-26. 被引量:3
-
10解正定,黄世启,陈从贵.实施名牌战略 优化结构调整[J].茶业通报,2000,22(4):13-1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8
-
1曾庆圣,吴琼辉.广东省茶产业经营现状与发展对策[J].经济林研究,2005,23(1):88-90. 被引量:7
-
2宋艳芬,崔同林.泾县茶叶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发展策略[J].茶业通报,2005,27(4):150-152. 被引量:1
-
3陈潜,杨巍.中国与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日本茶叶产销对比分析[J].广东茶业,2007(1):3-9. 被引量:3
-
4肖瑶,肖斌,余有本.陕西茶叶产业化经营及发展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5):145-148. 被引量:5
-
5袁珂.茶叶品牌建设中的知识产权保护[J].福建茶叶,2016,38(3):62-63. 被引量:7
-
6刘晓燕.法律保护机制在茶品牌保护中的应用分析[J].福建茶叶,2017,39(10):1-2. 被引量:1
-
7汪跃平.我国茶叶品牌民法保护机制的探讨[J].福建茶叶,2018,40(5):79-79. 被引量:3
-
8熊涛.关于信阳茶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4,0(S1):60-65. 被引量:2
-
1朱进华.把握新常态发展机遇 推进农业转型升级[J].江苏农村经济,2015(2):24-26.
-
2本刊编辑部.中央一号文件摘要[J].现代畜牧兽医,2013(2):1-1.
-
3周斌.新世纪新疆农业结构调整刍议[J].新疆社科论坛,2001(3):29-31.
-
4王华仪.上海轻工业如何调整产品结构加速高科技产业化发展[J].上海轻工业,1998,28(5):20-21.
-
5侯常青.农药市场基本平稳 产品结构加速调整2003年农药市场走势分析[J].农药快讯,2002(22):11-12.
-
6张文奇,李秦安.陕西农业技术推广创新研究[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3(2):21-24. 被引量:1
-
7沈平,毕太富.机器人产业与传统制造业互动发展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14):159-159.
-
8谢有恩,于明光.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加速商办工业发展[J].商办工业,1989(4):20-22.
-
92013年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J].生产力研究,2013(8).
-
10杨玉青,霍学正.河南三农发展特别报道之河南最美村官[J].农家参谋·新村传媒,2013(9):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