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解读和教学的四大缺失 被引量: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历史上,不少名篇的艺术魅力都源于其对某种艺术形式的遵循与突破。比如,《游褒禅山记》确乎是游记,但更是一篇议论,其“志、力、物”三者关系的精彩议论至今光芒不减,成为游记中的独特名篇。《岳阳楼记》的突破就更大了。它遵循了当时流行的“记”体,应朋友的诉求,写了一篇岳阳楼的“记”,但范仲淹借题发挥,巧妙地“转而言志(朱东润)”,造就了一篇“特殊的文艺性议论文(霍松林)”,而且一反当时流行的文风,大胆“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陈师道)”。《前赤壁赋》亦如是,是宋代文赋、汉赋主客问答结构和《离骚》“哀民生之多艰”式三节拍咏叹句式水乳交融的旷世经典。
作者 赖瑞云
机构地区 福建师大文学院
出处 《语文学习》 2013年第9期60-65,共6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 1唐松波,黄建霖 主编,张临,苏迪 责任编辑.汉语修辞格大辞典[M].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