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智库的一般特征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智库是思想库、智囊团的通称,尽管有不同类型,不同特征,但是作为由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所组成的公共研究机构,在职能、思想、研究取向和成果等方面表现出诸多共同属性。厘清智库的一般特征,对于推进智库建设与发展而言意义重大。
作者
何绍辉
机构地区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党建研究室
出处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CSSCI
2013年第3期95-102,共8页
Management and Review of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智库
职能专业性
观点客观性
研究前瞻性
成果适用性
分类号
C932 [经济管理—管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23
同被引文献
5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11
1
刘克崮,沈晓辉.
借鉴国外经验 加强和完善我国政府决策咨询体系——美国思想库考察报告[J]
.决策与信息,2009(7):8-14.
被引量:6
2
李再龙:《试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学术交流》1989年第2期.
3
改革杂志社专题研究部,王佳宁,莫远明.
智库研究的方法创新与走向判断[J]
.重庆社会科学,2012(9):107-110.
被引量:5
4
王俊峰,张植荣.
棋盘:美国智库与对华决策[J]
.中国图书评论,2012,35(8):23-28.
被引量:2
5
王荣华.《转型时期的中国智库》,《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8月11日.
6
王荣华:《构建社会主义新智库的思考》,《社会科学报》2006年6月15日.
7
庞井君.
努力把握“三个前沿”,充分发挥智库在视听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第二届中国电视发展年会上的演讲[J]
.电视研究,2012(11):15-17.
被引量:1
8
李长春.
从“三贴近”入手 改进和加强宣传思想工作[J]
.求是,2003(10):3-8.
被引量:75
9
《时代呼唤"顶层设计"-"顶层设计与底层驱动"系列谈之3.1》,《中国青年报》2011年3月21日.
10
林彬:《社会学方法论研究-社会学的多重解释与预测问题》,社会学视野网: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ubankuai/fenleisuoyin/shehuiyanjiufangfa/dingxingfangfa/2008-01-08/4301.html.
二级参考文献
8
1
胡锦涛《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2007年12月17日).
2
崔树义.《国外思想库的媒体推广术及其启示》,《学习时报》2012年3月5日.
3
李建军,崔树义.《世界各国智库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
4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奋勇前进》,《人民日报》2012年7月24日.
5
丁煌.
美国的思想库及其在政府决策中的作用[J]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学报,1997(3):31-37.
被引量:39
6
许共城.
欧美智库比较及对中国智库发展的启示[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2):77-83.
被引量:82
7
刘宁.
智库的历史演进、基本特征及走向[J]
.重庆社会科学,2012(3):103-109.
被引量:41
8
经济学和管理学主流问题的后续效应[J]
.重庆社会科学,2012(6):1-1.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23
1
贾小桂,张世梅.
“三贴近”原则下的高校校报新闻报道重构[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S1):225-227.
被引量:2
2
杨在秀.
党报如何贴近群众之管见[J]
.文教资料,2006(19):180-181.
3
陈国芳.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两个关键环节[J]
.理论与实践(贵州),2003(5):19-20.
4
吴彬.
《舌尖上的中国》热播给我们的启示[J]
.新闻爱好者,2012(10):59-60.
被引量:2
5
何婕,陈治.
改革开放以来媒体宣传观的变迁[J]
.延边党校学报,2010,25(4):87-90.
被引量:5
6
巫阳朔.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文化建设[J]
.传承,2010(30):24-25.
被引量:2
7
袁志坚.
论新闻宣传的“三贴近”[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4(3):145-149.
8
刘新庚,李文明,王永启.
WTO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新坐标论纲[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4):481-486.
9
郝文斌.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贴近”的途径分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10):38-39.
被引量:3
10
吴满意,孙程芳,谢海蓉.
中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其战略选择[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3):118-121.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51
1
吴艳东,米倩倩.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意识形态功能及实现路径研究——基于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2(1):17-25.
被引量:11
2
刘丽群,刘倩,吴非.
美国智库与媒体的互动——以CNAS(新美国安全中心)、CSIS(国际关系战略学会)、Brookings(布鲁金斯学会)为例[J]
.湖北社会科学,2014(10):190-193.
被引量:13
3
朱旭峰.从中外统计数据看中国智库发展路径[N].学习时报.2014-06-16.
4
关琳.美国智库“独立性”拷问[N].光明日报,2015-06-17.
5
全球顶级智库排名出炉中国7家智库上榜[EB/OL].[2015-08-17].http://www.china.com.cn/opinion/think/2015-01/22/content_34629810.
6
韦磊,芦跃威.
美国智库有关当代中国研究的特点[J]
.现代国际关系,2010(5):59-63.
被引量:5
7
张华.
我国新型智库建设与地方社科院科研转型研究[J]
.东岳论丛,2010,31(10):5-10.
被引量:35
8
王宏源.
创新地方社科院新智库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2(1):58-63.
被引量:7
9
沈君彬.
民间智库的演进阶段与核心价值评估[J]
.重庆社会科学,2013(4):111-117.
被引量:4
10
李安方.
国际知名智库运作机制调整的新动向[J]
.中国发展观察,2013(6):25-2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4
1
汪朵.
“教育智库”特征下的新型学会组织建设——以南京市教育学会为例[J]
.教育研究与评论,2015(3):64-64.
2
王敏.
中美智库发展的特点比较研究[J]
.岭南学刊,2016(4):45-51.
3
薛绯,曹如中,陈新明.
智库研究成果审察机制构建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41(11):6-11.
被引量:5
4
黄涛,李娜.
我国新型智库研究的进展及展望——基于Nvivo质性分析[J]
.智库理论与实践,2022,7(1):43-50.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李瑞,李北伟,李扬.
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模式选择与实现路径[J]
.情报杂志,2019,38(8):82-89.
被引量:17
2
陈海贝,卓翔芝.
基于情报流程的智库能力体系建设[J]
.情报科学,2020,38(4):89-96.
被引量:4
3
陈海贝,卓翔芝.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智库能力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20,43(4):130-136.
被引量:5
4
潘虹,唐莉.
智库专家与国际学术话语权:基于调节中介模型的探索性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0,41(10):3-19.
被引量:8
5
李树德,郭华,毛雪娣.
情报机构与智库的功能融合及流程再造[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1(1):46-51.
被引量:5
6
吴玉阁,邵长臻,魏文忠.
新型高校智库人才管理机制改革推进路径研究[J]
.智库理论与实践,2022,7(4):44-53.
被引量:12
7
荆林波,吴田.
中国特色智库建设综述与展望[J]
.中国软科学,2022(11):165-175.
被引量:8
8
姚培.
我国图书馆智库研究的进展及展望[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3(1):11-18.
被引量:3
9
温志强,付美佳,胡峰.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演变逻辑、实然困境和未来走向[J]
.情报杂志,2023,42(2):201-206.
被引量:5
10
才源,张笑楠.
我国政府扶持智库建设研究——基于智库建设相关政策文本的扎根理论方法[J]
.图书情报导刊,2023,8(1):64-71.
1
韩鹏云.
农村公共品供给研究前瞻[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4):49-54.
被引量:1
2
潮看点[J]
.天津中学生,2014,0(5):4-4.
3
曹程程.
民族关系思想及跨界民族关系研究前瞻[J]
.青年与社会(中),2014,0(7):341-342.
4
夏书章.
略论伦理思想领域的阶级斗争[J]
.学术研究,1964(Z1):58-61.
5
发达国家的著名智库[J]
.金融博览,2009(15):34-35.
6
刘一.
中国智库如何参与改革决策?[J]
.求贤,2013(11):60-62.
7
王晓朝.
文化互动转型论——新世纪文化研究前瞻[J]
.浙江社会科学,1999(3):104-109.
被引量:51
8
聂德民,宋守华.
网络舆论研究的统计数据分析及其研究前瞻[J]
.兰州学刊,2011(9):128-133.
被引量:3
9
李庚香.
智库建设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J]
.人生与伴侣(极品),2015,0(4):4-4.
10
李兰.
“中国智库”应多元发展[J]
.中国政协,2013(15):25-25.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1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