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六经”到“二十一经” 十九世纪经学的知识扩张与典范转移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国近代知识转型”是一个庞大的研究工程。欲探讨这个东西方学术交会冲击与裂变的议题,至少得从两个大方向进行,一是西方近代科学式知识如何在中国建构,包括体制与观念;一是传统中国学术在近代如何转变。本人一向致力研究後一议题,一方面想了解传统中国学术是否有一知识体系?
作者
張壽安
机构地区
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出处
《中国文化》
CSSCI
2013年第2期7-27,共21页
Chinese Culture
关键词
知识转型
十九世纪
“六经”
中国学术
经学
近代科学
西方学术
知识体系
分类号
B249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张寿安.
龚自珍论“六经”与“六艺”传统学术知识分化的第一步[J]
.清史研究,2009(3):49-61.
被引量:5
2
张舜徽著.爱晚庐随笔[M].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
张舜徽著.清代扬州学记[M].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2
二级参考文献
44
1
丁四新.
龚自珍的阴阳五行观及其历史影响[J]
.江西社会科学,1995,15(5):42-46.
被引量:2
2
刘师培.《刘申叔遗书》,上册.总目页4.
3
关文瑛.《经学教科书》.于1937年出版.
4
程千帆.《别录七略汉志源流异同考》.杨家骆主编.《校雠学系编》.台北:鼎文书局,1977年.
5
孙德谦.《汉书艺文志举例》.《二十五史补编》.台北:台湾开明书店,1959年,第二册.
6
龚自珍.《六经正名答问五》.《龚自珍全集》.页40.
7
段玉裁.《十经斋记》.《经韵楼集》卷9.《段玉裁遗书》.台北:大化书局,1977.下册,页1046.
8
沈涛.《十经斋室考文》.《十经斋文集》卷1.页5.
9
《治经廑记》.《十经斋文集》.卷4.
10
沈涛.《廿一经堂记》.页9-11.
共引文献
4
1
张寿安.
从“六经”到“二十一经”——十九世纪经学的知识扩张与典范转移[J]
.学海,2011(1):146-163.
被引量:5
2
吴根友,黄燕强.
经子关系辨正[J]
.中国社会科学,2014(7):26-49.
被引量:14
3
黄燕强.
乾嘉时期经子关系之转向[J]
.社会科学,2016(10):141-151.
被引量:4
4
龚郭清.
“心力”“学术”与“天地国家”——论龚自珍的人才思想[J]
.天津社会科学,2018(5):151-16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7
1
施立业.
关于姚莹历史地位的再认识[J]
.安徽史学,1997(4):48-52.
被引量:6
2
龚书铎.
姚莹交游述略[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5):80-88.
被引量:3
3
王鹏辉.
龚自珍和魏源的舆地学研究[J]
.历史研究,2014(3):73-86.
被引量:20
4
梁涛.
“新四书”与当代经学的重建[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4(4):11-14.
被引量:11
5
崔志海.
近10年国内晚清边疆史研究综述[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9,33(5):79-87.
被引量:1
6
罗志田.
能动与受动:道咸新学表现的转折与“冲击/反应”模式[J]
.近代史研究,2022(1):4-18.
被引量:3
7
施立业.
姚莹与桐城经世派的兴起[J]
.清史研究,2004(2):27-33.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2
1
王培峰.
汉唐时期“五经”学系统的内部调整与发展[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63(2):109-123.
2
李欣然.
清代学术的内在理路对姚莹考求异域知识的影响[J]
.近代史研究,2023(6):64-77.
1
赵立彬.
文化问题与“文化学”建构的本土需求[J]
.教育文化论坛,2011,3(1):132-132.
2
杨小辉.
解读从传统到现代的典范转移——读《从中国文化到现代性》[J]
.管理观察,2009(21):35-36.
3
张律.
知识转型视野下的高师声乐教学[J]
.四川戏剧,2009(2):133-134.
被引量:4
4
蔡翔.
近十年来的知识路径[J]
.文艺争鸣,2005(6):146-150.
被引量:3
5
王鑫磊.
“代沟”与知识转型[J]
.中国人才,2009(6):89-90.
6
吴碧英.
城市名人文化资源开发策略研究——以福州市为例[J]
.济宁学院学报,2015,36(5):111-114 122.
被引量:5
7
王岳川.
新世纪中国的“后学”研究[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2):24-30.
被引量:2
8
張壽安.
打破道统 重建学统 清代学术思想史的一个新观察[J]
.中国文化,2010(2):4-33.
被引量:9
9
乌兰.
把握核心理念 弘扬草原文化[J]
.实践(思想理论版),2008(10):8-9.
被引量:1
10
谢广山.
中国古代知识形态及其近代转型[J]
.前沿,2011(18):154-158.
被引量:4
中国文化
201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