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社会和谐的“黏合剂”——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当代价值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社会转型时期,有效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培育良好社会心态、减少社会隔阂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社会价值,必须壮大基层社会组织,改进传统文化演进的内生机制;逐步建设全覆盖,特别是面向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促进民间社会多元文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创造形成多元文化共存共生、和谐发展的理想境界。
作者
佟玉权
机构地区
大连海事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72-175,共4页
Academic Forum
关键词
和谐社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共同体
社会价值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4
同被引文献
9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4
1
高福安,刘亮.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33(6):1-5.
被引量:34
2
贾英健.
文化先进性:当代中国文化进步的核心价值理念[J]
.理论学刊,2009(7):69-71.
被引量:1
3
吴理财.
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六个特性[J]
.人民论坛,2011(20):38-39.
被引量:21
4
陈波.
乡间艺人机会损失的形成与补偿研究——基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视角[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3):347-355.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窦维平.
努力建设农村文化服务体系[J]
.中国合作经济,2005(11):57-58.
被引量:6
2
扬州市政协仪征委员小组.《农村文化建设应当重视的几个问题》,载http://www.yzzx.gov.cn/anticle.asp?articleid = 2940,2006-02-10.
3
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问题》,载《学习时报》2007年6月11日.
4
张永新.《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北方网,2008年3月17日.
5
.《“十一五”以来我国:艾化事业费投入情况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网站,2011年1月5日.
6
吴玉征.《文化共享工程创新服务模式》.计世网,2010年5月31日.
7
.《湖北省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荆楚文明网,2011年2月24日.
8
李郁香.《加强大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与对策》.大庆党校论坛网,2010年11月24日.
9
秦发生.《关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对策思考》.宁夏文化馆网站,2009年4月17日.
10
闫平.
试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
.理论学刊,2007(12):112-116.
被引量:96
共引文献
74
1
夏国锋,吴理财.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述评[J]
.理论与改革,2011(1):156-160.
被引量:101
2
良雪薇.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4):142-144.
被引量:6
3
宋伟.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与考核的几点思考[J]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9(2):9-11.
4
张霖.
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成效、问题及对策[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2(4):196-197.
被引量:1
5
贾小蓉.
浅议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瑞安市为例[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2(13):123-125.
6
王建国,朱天义,李传兵.
农民主体意识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J]
.重庆社会科学,2012(9):118-123.
被引量:14
7
张杰霞.
社区品牌文化:成效与限度——基于宁波市后大街社区实践的思考[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2(5):122-125.
被引量:2
8
佟玉权,邓光玉.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民间组织作用[J]
.教育文化论坛,2012,4(6):54-58.
9
生春鸿.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启示[J]
.现代交际,2012(10):66-67.
被引量:1
10
佟玉权,邓光玉.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民间组织作用[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0(6):117-12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97
1
汪三贵,郭建兵,胡骏.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若干思考[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8(3):16-25.
被引量:71
2
文琴.
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政策研究[J]
.图书馆建设,2019(S01):156-160.
被引量:17
3
杨耀源.
文旅融合背景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J]
.社会科学家,2021,36(4):64-69.
被引量:36
4
张经武.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应该借鉴的主要国际经验[J]
.华夏文化论坛,2021(2):231-240.
被引量:1
5
牟宇鹏,郭旻瑞,司小雨,周玲,汪涛.
基于中国非遗品牌可持续性成长路径的案例研究[J]
.管理学报,2020,0(1):20-32.
被引量:13
6
陈先达.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J]
.中国社会科学,1997(2):30-40.
被引量:35
7
苑利,顾军.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管理工作中的几个问题[J]
.河南社会科学,2015,23(4):109-113 124.
被引量:16
8
张世均.
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7):137-140.
被引量:39
9
高小康.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再思考[J]
.探索与争鸣,2008(4):65-67.
被引量:21
10
张红英.
略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2):10-11.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4
1
胡卫军.
文化共同体与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迁与传承[J]
.华夏文化论坛,2022(2):283-292.
被引量:1
2
鄢慧丽,王雅茜,熊浩,张小浩.
国家级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57(4):101-109.
被引量:11
3
杨姗姗.
民族地区巩固非遗脱贫成果内生发展能力培育[J]
.社会科学家,2022(4):60-67.
被引量:9
4
邹凯.
非遗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耦合逻辑及启示——基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川善书的研究[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论丛,2022(5):57-63.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郭平,张洁.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度报告[J]
.民间文化论坛,2022(2):34-48.
被引量:8
2
王克岭,谭心,龚异.
金沙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廊道构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3(9):35-43.
被引量:8
3
金爱博,张诗阳,王向荣.
浙江省文化遗产时空格局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联研究——以文物保护单位为例[J]
.中国园林,2022,38(9):22-28.
被引量:7
4
李兴叶.
新内生发展理论下民族村寨发展的路径研究——以荔波县瑶山瑶族乡高桥村为例[J]
.村委主任,2022(10):59-62.
5
叶梓,满金月,王秀娟,罗靖,许义丹.
公益项目促进妇女就业路径探析——以枫香染梦想工坊为例[J]
.就业与保障,2023(1):109-111.
6
莫林丽,余佳华,李光慧,夏韦.
长三角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及与旅游产业关联性分析[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4(2):146-153.
被引量:5
7
周玄德,邓祖涛,张浩.
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及旅游开发模式——以湖北省为例[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23,21(3):120-128.
被引量:1
8
任爽,梁振然,殷敏.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异及开发策略[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23,43(2):343-350.
被引量:3
9
周望德,夏晨兆,陈静.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路径研究——以墨江县为例[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23,39(4):99-105.
10
何银春,施晓莉,曾斌丹,王金伟.
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23,50(5):628-638.
被引量:1
1
陈璐.
“留余”思想及其当代社会价值[J]
.河南社会科学,2015,23(6):110-113.
2
王庆君.
浅谈文体活动在创建和谐企业中的作用[J]
.石油政工研究,2008(5):59-59.
被引量:3
3
李娟娟.
论中国传统孝文化及其当代社会价值[J]
.大东方,2016,0(3):108-109.
4
季佳.
也谈“马魂、中体、西用”——浅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代背景下中西文化共存共生之路[J]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1(6):120-120.
被引量:1
5
若文.
澳门独特的文化[J]
.科技信息(山东),1999,0(11):36-37.
6
胡敏.
文化产业发展金融支持问题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
.企业研究,2013(8X):129-130.
7
金恩祥.
正确认识外交睦边的地位和作用[J]
.国防大学学报,2006(4):102-102.
8
高琛.
儒家孝文化研究综述[J]
.学理论,2014(6):146-147.
被引量:1
9
王明华.
试论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1,22(2):134-135.
10
任一鸣.
国际文化交流:理念创新与实践的战略思考[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12):70-74.
学术论坛
2013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