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依托行业、借力企业来培养高技能通信电源专业人才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在通信电源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紧紧依托通信行业,借力通信设备制造商和运营商等相关企业,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校企合作之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
李银碧
机构地区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通信电源教研室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7期113-114,共2页
Education and Vocation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高技能
通信行业
职业能力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31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陈维彬.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
.教育与职业,2007(21):97-99.
被引量:88
2
姬慧.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成人教育,2008,28(4):9-11.
被引量:20
3
潘利群.
关于推进高职院校与企业战略合作的探索和思考[J]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4(4):46-50.
被引量:10
4
单好民.
影响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J]
.计算机教育,2010(24):112-115.
被引量:13
5
孙薇.
浅谈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08(18):165-166.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龙德毅.
在继承中发展 在实践中创新——天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研究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32):17-21.
被引量:39
2
齐守泉,高文燕.
双轮驱动 校企腾飞——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新解[J]
.中国成人教育,2006(12):98-99.
被引量:10
3
陈维彬.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
.教育与职业,2007(21):97-99.
被引量:88
4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s].教高[2006]16号.
5
冯珊.“分层次”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
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7
陈戌国.四书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
8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中心.黄炎培职教思想评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9
单中惠.杜威教育丛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10
中科院语言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894.
共引文献
131
1
陈素敏,赵悦品.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科技信息,2008(25):244-245.
被引量:12
2
杨晶晶.
刍议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J]
.科技风,2010(11).
被引量:1
3
杨利平,阳智.
工学结合视角下高职院校实用口才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6):124-125.
被引量:1
4
卢洪胜.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工学结合”教学体系建构研究[J]
.成功,2010(10):242-244.
5
黄炳儒.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完善对策[J]
.中国城市经济,2009(S1):154-155.
被引量:7
6
鲁宝安.
《接触网》课程工学结合模式的探讨[J]
.神州,2014(12):91-91.
7
邱鹏瑞.
顶岗实习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0(1):67-68.
被引量:2
8
王富饶.
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辽宁高职学报,2008,10(5):20-21.
被引量:1
9
孙薇.
浅谈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08(18):165-166.
被引量:6
10
李丽清.
高职教育中“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实践和探索[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3):166-167.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6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
张丽华.
数控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0(14):112-114.
被引量:20
3
单好民.
影响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J]
.计算机教育,2010(24):112-115.
被引量:13
4
黄柏江.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实施有效性评价模型构建及其内涵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11(3):90-91.
被引量:9
5
杨洋,吴志华,栾永斌.
论高等职业院校实训课程效能评价体系的构建[J]
.职教论坛,2011,27(12):79-81.
被引量:2
6
周烈燕.
职业技能竞赛对计算机专业发展的推动作用[J]
.职教通讯,2012(18):70-7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丁海防.
电信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实践的若干思考——以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7(20):105-106.
被引量:1
2
沈雪红.
试论高职优质“通信电源”实训课堂的基本要素[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122-123.
二级引证文献
1
1
丁海防.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生培养思路的探讨——以10000号呼叫中心项目为例[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33(9):5-6.
被引量:2
1
张效民.
高职通信电源中电子技术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2):108-110.
被引量:1
2
宋艳秋.
通信类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以点带面”式人才培养初探[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4):114-116.
被引量:1
3
黄甜.
面向市场 改进人才培养方案——2012年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调研报告[J]
.时代教育,2013(7):166-166.
被引量:1
4
张航东.
通过校企合作建设高职教育精品课程[J]
.教育与职业,2007(29):179-180.
被引量:7
5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J]
.教育发展研究,2010,30(2).
6
许书云.
浅谈通信专业实践教学中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J]
.职业教育研究,2014(1):47-49.
7
校企一体融合发展 “双驱双轨”特色鲜明——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J]
.广东教育(职教),2016,0(1).
8
郭亚庆.
高职通信专业工学交替实施探讨[J]
.才智,2013(12):67-67.
9
胡智娟,赵亦松,薛永毅,鲍泓.
论通信技术专业的改革与建设[J]
.教育与职业,2005(15):8-9.
被引量:1
10
3G大战箭在弦上[J]
.中国教育网络,2010(2):13-14.
教育与职业
2013年 第2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